《满江红 其一》
时间: 2025-04-28 22:2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入台门,又见染柳丝新绿。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堂萱茂,庭枝馥。歌倚扇,杯持玉。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今夜东风吹酒醒,明朝万里骑黄鹄。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了台门,又看到柳枝染上了新绿。面对这样的景色,一年又增添了寿福。不要责怪凤池颁发的诏书来得晚,要确保淮水的恩泽充足。听着边民千年颂歌中的重重祝福。堂前的萱草茂盛,庭院中的枝叶芬芳。歌声伴随着扇子,手持玉杯。共同劝你一醉方休,满满地斟上美酒。今夜东风吹醒了酒意,明朝将骑着黄鹄飞越万里。在九霞光中望向皇宫的辉煌,看着官职的任命。
注释
- 台门:指宫廷的门。
- 凤池:指朝廷,因古代朝廷中有凤池,故称。
- 淮水:指淮河,这里象征国家的恩泽。
- 醽醁:美酒名。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远行。
- 宸辉:指皇宫的光辉。
- 除目:指官职的任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11),字子正,号梅山,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和福祉的祝愿,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恩泽的期盼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柳枝新绿的描绘,引出了对长寿和福祉的祝愿。诗中“莫怪凤池颁诏晚,要教淮水恩波足”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的期待,也隐含了对国家恩泽的期盼。后文通过对堂前萱草和庭院枝叶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祝愿的氛围。最后,诗人以东风吹醒酒意,明朝骑黄鹄飞越万里的想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皇宫辉煌的向往。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入台门:春天来到了宫廷的门。
- 又见染柳丝新绿:又看到柳枝染上了新绿。
- 对此景,一年为寿,一番添福:面对这样的景色,一年又增添了寿福。
- 莫怪凤池颁诏晚:不要责怪朝廷颁发的诏书来得晚。
- 要教淮水恩波足:要确保国家的恩泽充足。
- 听边民千岁颂声中,重重祝:听着边民千年颂歌中的重重祝福。
- 堂萱茂,庭枝馥:堂前的萱草茂盛,庭院中的枝叶芬芳。
- 歌倚扇,杯持玉:歌声伴随着扇子,手持玉杯。
- 共劝君一醉,满斟醽醁:共同劝你一醉方休,满满地斟上美酒。
- 今夜东风吹酒醒:今夜东风吹醒了酒意。
- 明朝万里骑黄鹄:明朝将骑着黄鹄飞越万里。
- 向九霞光里望宸辉,看除目:在九霞光中望向皇宫的辉煌,看着官职的任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染柳丝新绿”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如“东风吹酒醒”赋予东风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堂萱茂,庭枝馥”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长寿和福祉的祝愿,以及对国家恩泽的期盼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丝新绿: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凤池:象征朝廷和国家。
- 淮水:象征国家的恩泽。
- 黄鹄:象征高飞远行和未来的憧憬。
- 宸辉:象征皇宫的辉煌和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凤池”指的是什么? A. 朝廷 B. 湖泊 C. 宫殿 D. 花园
-
“黄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高飞远行 C. 孤独 D. 忧愁
-
诗中提到的“醽醁”是什么? A. 美酒 B. 食物 C. 乐器 D. 服饰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热爱。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满江红》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都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长寿和福祉的祝愿,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宋代词人的作品,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