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时间: 2025-02-04 16:23:25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

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

行客自多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李珣 〔唐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庙宇依傍着青山,行宫则枕着碧绿的流水。水声和山色仿佛锁住了妆楼,让人回想起悠悠的往事。云雨从早到晚不断变换,烟花在春去秋来中更迭。猿猴的啼叫何必靠近孤舟,行客本就多愁。

注释

  • 古庙依青嶂:古庙依傍着青翠的山峦。
  • 行宫枕碧流:行宫则枕着碧绿的流水。
  • 水声山色锁妆楼:水声和山色仿佛锁住了妆楼,指环境幽静,往事难忘。
  • 往事思悠悠:往事让人思绪悠长。
  • 云雨朝还暮:云雨从早到晚不断变换,比喻世事无常。
  • 烟花春复秋:烟花在春去秋来中更迭,比喻时光流转。
  • 啼猿何必近孤舟:猿猴的啼叫何必靠近孤舟,比喻行客本就多愁。
  • 行客自多愁:行客本就多愁,指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古庙和行宫的景象,通过水声山色、云雨烟花等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行客自多愁”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古庙、行宫、水声山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一句,以云雨和烟花的变换,比喻世事的无常和时光的流转,寓意深刻。而“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情感真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庙依青嶂:古庙依傍着青翠的山峦,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幽静的氛围。
  2. 行宫枕碧流:行宫则枕着碧绿的流水,与古庙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流动的美感。
  3. 水声山色锁妆楼:水声和山色仿佛锁住了妆楼,指环境幽静,往事难忘。
  4. 往事思悠悠:往事让人思绪悠长,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
  5. 云雨朝还暮:云雨从早到晚不断变换,比喻世事无常。
  6. 烟花春复秋:烟花在春去秋来中更迭,比喻时光流转。
  7. 啼猿何必近孤舟:猿猴的啼叫何必靠近孤舟,比喻行客本就多愁。
  8. 行客自多愁:行客本就多愁,指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雨朝还暮”和“烟花春复秋”通过比喻世事无常和时光流转。
  • 拟人:“水声山色锁妆楼”将水声山色拟人化,仿佛锁住了妆楼。
  • 对仗:“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庙:古老而幽静,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 行宫:流动的美感,与古庙形成对比。
  • 水声山色:幽静的环境,往事难忘。
  • 云雨:世事无常的象征。
  • 烟花:时光流转的象征。
  • 啼猿:孤独和忧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云雨朝还暮”比喻什么? A. 世事无常 B. 时光流转 C. 孤独和忧愁 D. 往事难忘

  2. 诗中的“烟花春复秋”比喻什么? A. 世事无常 B. 时光流转 C. 孤独和忧愁 D. 往事难忘

  3. 诗中的“啼猿何必近孤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和忧愁 B. 世事无常 C. 往事难忘 D. 时光流转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

诗词对比

  • 李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与杜甫《登高》: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李珣的诗更多了一份幽静和深远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珣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李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李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