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周僧公招赏木犀》

时间: 2025-01-11 22:52:53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周僧公招赏木犀 杨炎正 〔宋代〕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侍女们簇拥着红色的仪仗,面颊如霞,调弄着朱红的妆容,额头上点缀着黄色的花钿,笑容可掬。 我们一起沉醉在东君赐予的美酒中,仿佛能醉上千日,更翻转着西王母赐予的九霞酒杯。 人间与天上的影子高低错落,月光下,风前,木犀花的香气自在地飘散。 我们虽不及广寒宫中的仙客,但每年都能以青春的容颜欣赏这秋天的美景。

注释

  • 翠围侍女:指穿着翠绿色衣裳的侍女。
  • 红幢:红色的仪仗。
  • 霞脸调朱:形容女子面颊红润如霞,妆容精致。
  • 笑额黄:额头上点缀着黄色的花钿,增添笑容之美。
  • 东君:指太阳神,此处借指美酒。
  • 千日酒:传说中的美酒,饮后能醉上千日。
  • 西母:指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 九霞觞:指西王母赐予的美酒。
  • 广寒宫:指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绿鬓:指青春的容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炎正(1145-1211),字济翁,南宋诗人,与辛弃疾等词人交往密切。其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炎正应周僧公之邀,赏木犀花时所作。木犀花即桂花,象征着秋天的美好和丰收。诗中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青春岁月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木犀花为媒介,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花的生动画面。首联通过“翠围侍女”和“红幢”等色彩鲜明的意象,营造出热闹而欢快的氛围。颔联借用“东君千日酒”和“西母九霞觞”的典故,表达了沉醉于美酒和美景中的愉悦心情。颈联通过“人间天上高低影”和“月下风前自在香”的对比,展现了木犀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姿态。尾联则以“广寒宫里客”为对比,强调了人间赏秋的独特乐趣,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围侍女拥红幢:描绘了侍女们簇拥着红色仪仗的场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
  2. 霞脸调朱笑额黄:形容女子面颊红润如霞,妆容精致,额头上点缀着黄色的花钿,笑容可掬。
  3. 共醉东君千日酒:借用“东君”和“千日酒”的典故,表达了沉醉于美酒中的愉悦心情。
  4. 更翻西母九霞觞:借用“西母”和“九霞觞”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美酒的意象。
  5. 人间天上高低影:通过“人间”和“天上”的对比,展现了木犀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姿态。
  6. 月下风前自在香:描绘了木犀花在月光下、风前的自在香气,增添了诗意。
  7. 输得广寒宫里客:以“广寒宫里客”为对比,强调了人间赏秋的独特乐趣。
  8. 年年绿鬓赏秋光:表达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强调了青春岁月的珍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霞脸调朱”将女子面颊比作霞光,“千日酒”比喻美酒的醉人。
  • 拟人:如“笑额黄”将花钿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人间天上高低影”和“月下风前自在香”形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围侍女:翠绿色衣裳的侍女,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红幢:红色的仪仗,增添了热闹和喜庆的氛围。
  • 霞脸调朱:女子面颊红润如霞,象征着美丽和活力。
  • 笑额黄:额头上点缀着黄色的花钿,增添了笑容之美。
  • 东君千日酒:美酒的象征,表达了沉醉和愉悦。
  • 西母九霞觞:西王母赐予的美酒,增添了神秘和尊贵。
  • 人间天上高低影:对比人间和天上的景象,展现了木犀花的美丽。
  • 月下风前自在香:木犀花在月光下、风前的香气,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 广寒宫里客:月宫中的仙客,作为对比,强调了人间赏秋的独特乐趣。
  • 绿鬓:青春的容颜,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霞脸调朱笑额黄”中的“笑额黄”指的是什么? A. 黄色的花钿 B. 黄色的面纱 C. 黄色的衣裳 D. 黄色的头饰

  2. 诗中“共醉东君千日酒”中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太阳神 B. 月亮神 C. 西王母 D. 嫦娥

  3. 诗中“输得广寒宫里客”中的“广寒宫”指的是什么? A. 月宫 B. 天宫 C. 人间 D. 山宫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热闹的节日氛围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对比

  • 杨炎正的《谢周僧公招赏木犀》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两者都描绘了热闹的节日氛围和美丽的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木犀花的描绘和对青春岁月的珍惜,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炎正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辛弃疾词选》:收录了辛弃疾的词作,可以与杨炎正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苏轼词选》:收录了苏轼的词作,可以与杨炎正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