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为邹梦飞题兰花册子》
时间: 2025-04-28 19:5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字令 为邹梦飞题兰花册子
作者:许宝蘅
走马兰皋,是当年,屈子曾伤心处。
寂寞芬芳滋九畹,空谷暗吟风雨。
坠霞红枯,纫秋绿悴,谁读离骚赋。
深宵相对,梦魂摇漾无据。
江山自成今古。
携一尊来吊,总非吾土。
留得孤根深五色,花叶几时飞舞。
写入生绡,传神斑莞,莫怨韶华暮。
幽香密韵,元龙肠断佳句。
白话文翻译:
骑马经过兰花的地方,这里曾是屈原伤心的所在。
寂寞的芬芳滋润了这片土地,空谷中暗自吟唱着风雨。
红霞坠落,枯萎的花瓣,秋天的绿叶也显得凋零,
谁在细读《离骚》的赋诗呢?
深夜相对,梦中的灵魂摇曳却没有凭据。
江山自成古今,
我带着一杯酒来悼念,这里毕竟不是我的故土。
留存的孤根,五彩斑斓,不知花叶何时能飞舞。
写入生绡纸上,传递出斑斓的神韵,不要怨恨韶华已逝。
幽香缭绕,深情的韵味让人感慨佳句断肠。
注释:
- 屈子:指屈原,战国时期的诗人,以《离骚》著称。
- 兰皋:指兰花生长的地方,象征清雅和高洁。
-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生绡:一种轻薄的绸子,用于书写或绘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宝蘅,近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其作品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许宝蘅对兰花的观察和思考之际,表达了对古典诗人屈原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情感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百字令》通过描绘兰花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屈原的追思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走马兰皋”引入屈原的悲情,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寂静的环境中,兰花的芬芳和自然的风雨交织,形成了一种孤独而优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离骚”的提及,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重与思考。整首诗以“携一尊来吊”表达哀思,显示了对故土的眷恋与无奈。最后,“幽香密韵”则将兰花的香气与诗人的佳句结合,暗示了诗歌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走马兰皋:骑马经过兰花的地方,暗示对故土的怀念。
- 屈子曾伤心处:提及屈原,表达悲伤与孤独。
- 寂寞芬芳滋九畹:兰花的香气在孤独中显得更为珍贵。
- 空谷暗吟风雨:在空旷的山谷中,风雨伴随着吟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美感。
- 坠霞红枯:夕阳下的红霞与枯萎的花瓣,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谁读离骚赋:提问,强调对古典文化的思考。
- 深宵相对:夜深人静时的思考。
- 梦魂摇漾无据:梦境中的情感缺乏真实的根据,暗示内心的迷茫。
- 江山自成今古: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交融。
- 携一尊来吊,总非吾土:即使来此凭吊,依然感到陌生与不安。
- 留得孤根深五色:孤独的兰花根深深扎入泥土,象征坚韧。
- 写入生绡:将情感与思考记录于纸上。
- 莫怨韶华暮:不应怨恨时光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幽香密韵:兰花的香气与深情的韵味相得益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与人生的孤独进行比较。
- 拟人:花的芬芳与风雨似乎在对话,营造生动的场景。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兰花的描绘,传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兰花:象征高洁、孤独与美好。
- 屈原:代表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 江山: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梦魂:象征内心的迷茫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屈子”是指哪位古代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陶渊明
-
诗中“携一尊来吊”的意思是什么?
- A. 带着酒来祭奠
- B. 带着书来学习
- C. 带着朋友来游玩
- D. 带着花来装饰
-
诗中“留得孤根深五色”意指什么?
- A. 兰花的根扎得很深
- B. 兰花的颜色丰富多彩
- C. 兰花毫无生机
- D. 兰花已经凋谢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许宝蘅的《百字令》与屈原的《离骚》均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但许宝蘅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孤独感,而《离骚》则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忠诚。
参考资料: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许宝蘅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