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其一 塞上》
时间: 2025-01-11 08:03: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朔云寒,边月苦。
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
夜半雪深三尺许,
毡帐驼峰,倒载琵琶女。
打围来,圈地去,
银管炊烟,茶煮乌羊乳。
蛮府将军穷塞主,
匹马随他,看射南山虎。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朔风中,云层压得低低的,边境的月光显得格外苦涩。
冷冽的西风吹动着黄沙,舞动得如同狂潮。
半夜时分,积雪已经深达三尺,
驼峰上搭着毡帐,帐内倒挂着琵琶女。
人们打围而来,围猎而去,
银管烧起炊烟,茶水中煮着乌羊乳。
蛮族的将军是这边疆的主人,
他骑马跟随,观看南山的老虎。
注释:
- 朔云:指北方的云,通常带有寒意。
- 边月:指边塞的月亮,给人一种孤独和愁苦的感觉。
- 觱栗:形容风声,像是发出颤抖的声音。
- 毡帐:用毡子搭成的帐篷,常用于游牧民族。
- 琵琶女:演奏琵琶的女子,象征着柔美和孤独。
- 蛮府:指边疆的统治者,表现出边塞的军事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边塞生活和将军的形象与古代的边境战争密切相关,反映了明代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勇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明代诗人,生于明万历年间,因其诗歌多描绘边塞景象,体现出一种豪放和壮丽的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明代,正值边疆防御压力增大的时期,尤侗借其作品表现了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悟与对边塞风光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苏幕遮 其一 塞上》描绘了一个寒冷的边塞夜晚,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边疆的寒风、雪夜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寒冷的气候和苦涩的环境,给人一种压迫感。接着,诗人用“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描绘了风沙的狂暴,增添了诗的动感和气氛。随后,夜晚的深雪和驼峰上的琵琶女则带有一种孤独与宁静的对比,展现出边疆生活的艰辛与美丽。最后几句将将军的英勇和生活的繁忙结合起来,表现了边塞的英雄气概和对自然的适应。整首诗在寒冷与温暖、孤独与勇敢之间取得了美妙的平衡,展现出边塞生活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朔云寒,边月苦:开篇以寒冷的景象引入,朔云和边月形成了一个孤独而苦涩的氛围。
- 觱栗西风,吹乱黄沙舞:描写西风的凶猛,黄沙被风吹动,表现出边塞的严酷环境。
- 夜半雪深三尺许:展示了夜间的严寒,积雪深厚,突出孤立与艰辛。
- 毡帐驼峰,倒载琵琶女:通过琵琶女的形象,带入一种人文情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打围来,圈地去:描写人们围猎的情景,展现出边塞生活的生动。
- 银管炊烟,茶煮乌羊乳: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出边疆的饮食文化。
- 蛮府将军穷塞主:将军的形象,显示出边境的军事力量。
- 匹马随他,看射南山虎:最后一句给人以壮阔的画面感,体现了勇敢与冒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打围来,圈地去”。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们的情感结合,如“边月苦”。
- 意象:通过“琵琶女”、“蛮府将军”等意象传达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与对人类勇敢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 朔云: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琵琶女:代表边塞生活中的柔情与艺术。
- 将军:象征着勇敢与保卫边疆的精神。
- 乌羊乳:体现了边疆独特的饮食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琵琶女”象征什么?
- A. 勇敢
- B. 孤独与柔美
- C. 战斗
-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是什么?
- A. 山
- B. 风沙
- C. 雪
-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于:
- A. 边疆的生活与风景
- B. 爱情
- C. 乡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 尤侗《苏幕遮 其一 塞上》与王之涣《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边疆或高处的壮丽景象,但尤侗更注重边塞生活的细节描写,而王之涣则强调视野的开阔与壮阔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