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对雨》
时间: 2025-01-10 23:1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对雨
对月飞觞往事休,
胡床寂寞瘐公楼。
西风解使蛩专夜,
长日能无酒送愁。
新雁阵分离塞徼,
残萤火死落汀流。
醉来独卧梧窗下,
静听胡琴拨怨秋。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举杯畅饮,往事已成往事;
胡床上寂寞无聊,仿佛在瘐公的楼台之上。
西风吹来,蟋蟀在夜里独自鸣叫,
漫漫长日,又能无酒来排遣忧愁。
新飞来的大雁阵已经分开,停留在边塞外;
残萤的微光已死去,随水流去在沙洲上。
醉酒之后我独自卧在梧桐窗下,
静静聆听胡琴拨动的哀怨秋曲。
注释:
- 对月:面对明月,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飞觞:举杯畅饮。
- 胡床:一种古代的坐具,象征孤独寂寞。
- 瘐公楼:瘐公指的是历史人物,楼台象征着高处的忧伤。
- 西风:秋天的风,带来凉意与凋零。
- 蛩:蟋蟀,代表秋夜的声音。
- 新雁阵:新飞来的大雁,象征着离别。
- 残萤火:残存的萤火虫,象征微弱的生命。
- 汀流:沙洲上的流水,象征流逝的时光。
- 胡琴: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董嗣杲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擅长于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夜,正值作者面临人生的忧愁与孤独,借助对月、对雨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诗中通过秋夜的景象,传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夜对雨》是一首极具秋意与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出一种浓厚的孤寂与忧愁。开头的“对月飞觞往事休”便是对过去的告别,暗示了对往事的不再沉迷,渴望在孤独中寻求解脱。
接下来的“胡床寂寞瘐公楼”,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胡床的寂寞与高楼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映衬出诗人内心的空虚。西风的吹拂与蟋蟀的鸣叫,带来了秋夜的氛围,诗人通过“长日能无酒送愁”的自我反思,流露出深深的愁苦。
诗中“新雁阵分离塞徼”,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静听胡琴拨怨秋”,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胡琴的怨曲不仅仅是对秋天的哀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秋夜特有的 melancholia。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月飞觞往事休”:在明月下举杯畅饮,往事已不再。
- “胡床寂寞瘐公楼”:胡床上感到孤寂,仿佛在高楼之上。
- “西风解使蛩专夜”:西风吹来,蟋蟀在夜里独自鸣叫。
- “长日能无酒送愁”:漫长的一天怎么能没有酒来排遣忧愁。
- “新雁阵分离塞徼”:新来的大雁已经分开,停留在边塞外。
- “残萤火死落汀流”:微弱的萤火虫已死去,随水流走在沙洲上。
- “醉来独卧梧窗下”:醉酒后独自躺在梧桐窗下。
- “静听胡琴拨怨秋”:静静聆听胡琴拨动的哀怨秋曲。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飞觞”比喻畅饮,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
- 拟人:西风和蟋蟀的鸣叫,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新雁阵分离”和“残萤火死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孤独与忧愁,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照亮了诗人的内心。
- 胡床:代表孤独与寂寞的生活状态。
- 西风:象征秋天的萧瑟和凋零。
- 雁阵:象征离别与思念。
- 萤火: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胡琴:象征内心的情感,表达对秋夜的哀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飞觞”指的是什么? A. 飘动的酒杯
B. 举杯畅饮
C. 飘动的月光 -
“西风解使蛩专夜”中的“蛩”指的是什么? A. 螳螂
B. 蟋蟀
C. 蚱蜢 -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愁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残萤火”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力量
B. 微弱的生命与时光流逝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夜思》与董嗣杲的《秋夜对雨》均描写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但李白的诗显得更加直接与热烈,而董嗣杲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更深的内心世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忧虑,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却同样流露出对过往的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 《古诗词与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