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其四》

时间: 2025-04-28 17:07:20

买鱼缕银鲙,鲙细供春醉。

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

万事可离踪,白发不容伪。

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买鱼缕银鲙,鲙细供春醉。
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
万事可离踪,白发不容伪。
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

白话文翻译:

买来细腻的银鲙鱼,准备美味以助春日的醉意。
在海棠花下微醺,面对山景感到一阵羞愧。
世间万事都可抛下,唯有白发不容假装。
我家临近干溪,阳光轻轻拂过南峰的翠绿。

注释:

  • 银鲙:一种细腻的鱼,象征春天的美味。
  • 春醉:春天饮酒后产生的醉意,表示对春日美好的享受。
  • 海棠: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负惭愧:面对壮丽山景时产生的羞愧感。
  • 离踪:离开踪迹,抛开世俗的牵挂。
  • 白发:象征年老,表明无法掩饰的现实。
  • 乾溪:溪水的名字,表现自然环境的宁静与优美。
  • 南峰翠:南边的山峰,象征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春日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的重视。

诗歌鉴赏:

《春游 其四》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诗中“买鱼缕银鲙,鲙细供春醉”描绘了春日饮酒的欢愉,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随后的“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则展现了诗人在美景之下的自省与羞愧,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最后两句,诗人强调白发的无情,感叹人生的无奈,而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则在“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中得以体现,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景交融,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展现了宋代诗人的一种独特的田园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买鱼缕银鲙,鲙细供春醉”:描绘了春天乍暖还寒的氛围,食物的精致象征春日的美好。
    2. “醉立海棠风,看山负惭愧”:诗人在醉意中欣赏自然,却感到自愧不如,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情感。
    3. “万事可离踪,白发不容伪”:表达对人生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年华的流逝,无法掩饰。
    4. “我屋枕乾溪,日揖南峰翠”:描绘出静谧的生活环境,展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银鲙”比喻美食,表达春日的享受。
    • 拟人:将日光和山景拟人化,表现出温暖与亲切。
    • 对仗:诗中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银鲙:象征春天的美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享受。
  • 海棠: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提示人们珍惜当下。
  • 乾溪和南峰:代表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银鲙”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鱼
    • C. 一种酒
    • D. 一种果实
  2. 诗人醉立于何种花下?

    • A. 桃花
    • B. 海棠
    • C. 梅花
    • D. 牡丹
  3. 诗中“白发不容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热爱
    • D. 对年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春游 其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后者则展现秋天的宁静与淡泊。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