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

时间: 2025-01-26 23:33:49

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

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

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

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

意思解释

晚坐

作者: 刘彬华 〔清代〕

原文展示:

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
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
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
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

白话文翻译:

在窗外,花儿静默无声,云边的小鸟自行归巢。
月光洒在树上,淡淡的痕迹,山影透过窗子显得微弱。
酒醒时,便是享受趣味的时刻;写诗时,便是寻求静谧的机缘。
高高的轩窗随意地交谈,轻易地敲响柴门。

注释:

  • 槛外:窗外、阳台外。
  • 无语:无声,指花儿没有声音,象征宁静。
  • 云边:云的边缘,指鸟归巢的地方。
  • 月痕:月光的痕迹,形容月光洒在树上的淡淡光影。
  • 酒得醒时趣:指酒醒后,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 静者机:静谧的环境中,才容易寻找到创作的灵感。
  • 高轩:高大的窗子或楼台。
  • 柴扉:柴门,指简朴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彬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闲适的晚间,正值夕阳西下,诗人独坐窗前,感受自然的宁静与人生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体现出清代文人对诗酒与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晚坐》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诗人在夜幕降临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引入,展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花儿无声,鸟儿归巢,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接下来的“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更是通过月光与山影的描写,展现出夜晚的柔和与静谧。整个诗篇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诗意的场景。

随后,诗人转入对饮酒与写诗的思考。“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在这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体悟,酒醒之后,反而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能够更容易地寻找到创作的灵感。这种对酒与诗的思索,反映了清代文人所追求的闲适与高雅的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随意的交流与轻松的拜访,展现出一种自然随性的人际关系,柴门的意象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与亲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理解。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表现出一种闲适、自然、淡然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槛外花无语,云边鸟自归:窗外的花儿静默无声,云边的小鸟自顾自地返回家中,传达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
  2. 月痕依树淡,山影到窗微:月光洒在树上,淡淡的光影透过窗子,形成微弱的山影,描绘出夜晚的柔和。
  3. 酒得醒时趣,诗寻静者机:饮酒后醒来时,才能体会到生活的趣味;而在安静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找到创作的灵感。
  4. 高轩漫过访,容易扣柴扉:高高的轩窗随意地交谈,轻轻地敲响柴门,展现出自然随意的人际交流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痕”比喻月光的照射,形象生动。
  • 拟人:如“花无语”,赋予花儿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前两句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清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及其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静谧,传达出一种生命的韵味。
  • :象征自由与归属,表现出一种归家的情感。
  • :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状态。
  • 山影:象征自然的厚重与静谧,增强了整体氛围的深邃感。
  • :象征生活的乐趣与放松,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彬华
    • D. 白居易
  2. “槛外花无语”中的“无语”是什么意思?

    • A. 有声音
    • B. 没有声音
    • C. 说话
    • D. 低语
  3. 诗中提到的“月痕”是指什么?

    • A. 月亮
    • B. 月光的痕迹
    • C. 月亮的阴影
    • D. 月亮的反射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绪,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怀。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描绘月夜的同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彬华传》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