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华内翰见过》
时间: 2025-01-27 04:48: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但见公轩过,未见我马去。
我懒宜我嫌,公曾不我恶。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
遥听高车声,驺导门前驻。
仆夫惊入扉,遽曰能来顾。
度量何其宏,始终不改遇。
索以新诗章,遍览日欲暮。
诚惭兜离音,唐突韶与濩。
明朝当负荆,人莫讥贵附。
白话文翻译
我只看到您从车上经过,却没有看到我的马离去。
我懒惰,应该是我自怨自艾,而您从未对我心怀恶意。
秋雨后的街道显得凉爽,萧条的绿槐树在风中摇曳。
远处传来高车的声音,驺(马)停在门前。
仆人惊慌地跑进门,急忙说您能来探望我。
您的气度何其宽宏,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对我的态度。
您还索要新的诗章,临近黄昏时分我遍览诗文。
我诚心惭愧,音调与韶乐、濩音(古乐)相比显得唐突。
明天我将负荆而行,大家不会讥讽我亲近高贵的人士。
注释
- 公轩:指的是高贵的车子,表示作者所见的来访者身份显赫。
- 我懒宜我嫌:自责自己的懒惰,让人觉得我可怜。
- 驺导:指的是负责引导马车的驺(马),常用于形容车马的行驶。
- 度量何其宏:赞美对方的宽宏大量。
- 索以新诗章:请求对方提供新的诗歌作品。
- 负荆:古时的负荆是指负荆来到见面,表示谦逊和自我反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仁杰,号白华,晚号东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为题材,表现对生活的热爱。梅尧臣是宋代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代表之一,尤其以五言古诗见长。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韩子华内翰见过》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宽宏大度的赞美。此时,诗人可能正经历着个人的困惑与反思,而通过与友人的交流,表达了对自我的省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描绘,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性的思考。开篇以“但见公轩过,未见我马去”引入,既表现了作者的懒惰,也隐含了对友人来访的期待,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秋雨和凉意的描绘,增添了环境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略显萧瑟的意境。
“遥听高车声,驺导门前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远方车马行驶的画面,仿佛听到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传递出生活的气息。诗中“度量何其宏,始终不改遇”则是在赞美友人的宽容与大度,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和深厚的情谊。
最后,诗人以“明朝当负荆,人莫讥贵附”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虽然自己感到羞愧,但仍愿意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坚定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救赎的态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友情、懒惰与自省交织在一起,典雅而又深邃,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但见公轩过,未见我马去:我只看到高贵的您经过,却没有看到我的马离开,表现出对友人的关注。
- 我懒宜我嫌,公曾不我恶:自我反思自己的懒惰,尽管如此,您从未对我心存恶意。
- 秋雨天街凉,萧萧绿槐树:描绘秋雨后的街道景象,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遥听高车声,驺导门前驻:远处传来的车声,驺马在门前停住,暗示友人到来。
- 仆夫惊入扉,遽曰能来顾:仆人慌忙进门,告诉我您愿意来访,表现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与意外。
- 度量何其宏,始终不改遇:赞美友人宽广的胸怀,始终如一地对待我。
- 索以新诗章,遍览日欲暮:请求友人提供新的诗作,临近黄昏时忙于阅读。
- 诚惭兜离音,唐突韶与濩:感到愧疚,自己的音调与古乐相比显得唐突。
- 明朝当负荆,人莫讥贵附:明天我将以负荆的姿态,尽管大家会看我与高贵之人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的到来比作高车,强调其身份。
- 拟人:秋雨、绿槐树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整齐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描绘和自我反省,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宽容大度的赞美,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最终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公轩:象征高贵与尊重。
- 秋雨:代表孤独与思考的时节。
- 绿槐树:象征坚韧和陪伴。
- 驺导:体现生活的细节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公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高贵的车子
C. 一种乐器 -
“秋雨天街凉”这句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 A. 炎热
B. 凉爽
C. 寒冷 -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如何? A. 嫉妒
B. 感激与尊敬
C. 冷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梅尧臣的诗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思想,为我们的诗词学习增添更多的视角与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梅尧臣的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