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县》

时间: 2025-04-27 22:12:51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

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

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
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
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白话文翻译:

青山蜿蜒,水面平静,这里不是南方的征战,而是北方的征途。
全世界再也没有为国捐躯的人,谁曾说过当年我会重新获得生机?
遥远的地方,我知道你在思念我,而我却听不到滩头传来的皇恐声。
请把我的问候带给故乡的猿猴和仙鹤,梦回江边,月光下的风是如此清凉。

注释:

  • 青山:指的是蜿蜒的山脉。
  • 水天平:水面如镜,平静而美丽。
  • 南征北征:指的是战争,南征和北征分别指南方和北方的征战。
  • 举世更无:全世界再也没有。
  • 巡远死:为了国事而死去,巡远意指远行。
  • 甫申生:刚刚获得新生。
  • 岭外相思处:指的是远离的地方,充满思念之情。
  • 滩头皇恐声:滩头的声音,可能是指战斗的喧嚣。
  • 猿鹤:象征故乡的动物,传达思乡之情。
  • 梦回江路:梦中的旅程,回到江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和诗人,因其忠贞不屈的品质而闻名,后被尊为“文忠公”。在国家危亡之际,他积极参与抗击外敌,最终被俘后坚贞不屈。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文天祥被元军俘获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及英雄气概。

诗歌鉴赏:

《万安县》是文天祥在动荡时期所作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全诗通过山水描绘了个人的悲壮心境,青山与平水的景象交织出一种静谧而又深沉的情感。开篇即以“青山曲折水天平”引入,似乎表达出一种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自己的经历与南北战争相联系,反映出在国家动荡中个人命运的无奈。

“举世更无巡远死”,句中表达了对为国捐躯之士的追思,展示了诗人的胸怀与理想。接下来的“遥知岭外相思处”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以“传语故园猿鹤好”结尾,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土、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了文天祥作为忠臣的伟大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曲折水天平:描绘自然景观,暗示诗人心中平静却又复杂的情感。
  • 不是南征是北征:澄清诗人所经历的不是南方的战斗,而是北方的征途,暗含对战争的反思。
  • 举世更无巡远死:表达悲壮,强调在动荡中,能为国牺牲的人少之又少。
  • 当年谁道甫申生:回忆往昔,感慨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见。
  • 遥知岭外相思处:表现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真挚。
  • 不见滩头皇恐声:对家乡战斗声响的渴望与无奈。
  • 传语故园猿鹤好:寄托对故乡的祝福,传达思乡之情。
  • 梦回江路月风清:梦中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与水的描写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思念。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文天祥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折射出一个伟大灵魂的情感与思想。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水天:象征着宁静与思乡。
  • 猿鹤:象征着故乡,传达对旧日生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坚韧
    • C. 思乡
    • D. 自然
  2. “举世更无巡远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忍耐
    • C. 英勇
    • D. 思念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绝望
    • B. 忍耐
    • C. 深切思念
    • D. 漠然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万安县》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显豪情壮志,后者则更为细腻柔情。文天祥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战斗的反思,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悲壮,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与宁静的意象,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绪。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文天祥的《万安县》,从多个角度把握其诗意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