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妹第一百四十八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近闻韦氏妹,零落依草木。
深负鹡鴒诗,临风欲痛哭。
白话文翻译:
最近听说韦氏的妹妹,她的容颜已经凋零,像草木一样失去了光彩。
我深感负疚,想起鹡鸰的诗句,面对风吹,我不禁想要痛哭。
注释:
- 韦氏妹:指韦氏家族的女子,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韦氏女性。
- 零落:形容凋零、衰败。
- 依草木:比喻和自然环境相依偎,暗示其孤独与无助。
- 鹡鸰:一种水鸟,诗中提及的诗句,可能与美好的爱情或短暂的美好有关。
- 痛哭:形容极度的悲伤和哀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履善,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抵抗蒙古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因而被后世称为“忠臣”。其诗歌风格激昂慷慨,常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面临着国家的沦陷和个人的困境,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昔日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出他对韦氏女子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惋惜。首联提到“韦氏妹”,既是对一个具体女子的描写,也象征着那一代人的逝去与文明的衰败。通过“零落依草木”的意象,诗人将韦氏妹的衰败与自然景物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失落与无奈的情感。第二联提到“鹡鸰诗”,暗示着曾经的美好与繁华已去,诗人内心的悲痛如风般袭来,想要倾诉却又无从诉说。
整首诗通过“痛哭”来表达诗人的深切情感,极力渲染了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文天祥以其特有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出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闻韦氏妹:最近听说关于韦氏的女子,暗示着对过去的关注。
- 零落依草木:描绘韦氏妹的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深负鹡鴒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深深遗憾,引用鹡鸰的诗句来唤起对美好的追忆。
- 临风欲痛哭:在微风中,诗人忍不住流下眼泪,表露出内心的悲痛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韦氏妹的衰败比作草木的零落,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时间的无情。
- 拟人:通过“临风欲痛哭”赋予风以情感,使得环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诗句的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它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悲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韦氏妹: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的逝去。
- 草木:代表自然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 鹡鸰:寓意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韦氏妹”指的是哪类人?
- A. 诗人的亲人
- B. 诗人的朋友
- C. 某个著名的女子
- D. 诗人的情人
-
诗中用“零落依草木”来形容什么?
- A. 青春的逝去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然的变化
- D. 朋友的离去
-
诗人想要在微风中做什么?
- A. 唱歌
- B. 跳舞
- C. 痛哭
- D. 微笑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出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
- 李清照的词作,展现出女性的情感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文天祥的诗相对比,前者表达的是对人生短暂的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是对过往美好的哀伤与怀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集》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解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