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
时间: 2024-09-19 21:1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白话文翻译:
野兽被逼到绝境,向大山奔逃。上天厚赐黄德,猿猴也因此俯首效劳。铠甲和弓箭都已备齐,矢箭安放在箭囊中。皇帝的军旅安定,敌人却愈加紧张。敌人自绝于队伍,不是我所杀戮。屈服于强者,内心却战栗不已。用尺子捆绑,给予我以秩序。阳光普照,土地空旷茫茫。富有军备的地方,粮仓满盈。德行不足的人,无法享受恩惠。驱逐豺狼和野兽,给予我边疆。
注释:
- 兽之穷:野兽到了绝境。
- 奔大麓:向大山奔逃。
- 黄德:指的是天赐的德行。
- 狙犷服:猿猴也因此服从。
- 甲之櫜弓:指盔甲和弓箭。
- 皇旅靖:皇帝的军队安定。
- 屈猛,虔栗栗:强者屈服,内心却害怕。
- 黎之阳:指的是阳光普照的白天。
- 豺兕:指豺狼和野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号宗元,世称柳柳宗。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主张以古文反对骈文,强调文辞的简练与思想的深邃。他的诗文常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是柳宗元在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柳宗元经历了政治上的失败与个人的困境,他的作品体现出对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深刻关注。这首诗通过描写野兽的绝境,隐喻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苦楚与无助。
诗歌鉴赏:
《兽之穷》通过对野兽被逼到绝境的描绘,象征了社会上弱者的无奈与压迫。开篇的“兽之穷”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出一种紧迫的气氛。接着,诗人用“奔大麓”表现出野兽的逃窜,似乎在暗示人们也在寻找逃避的出路。
“天厚黄德,狙犷服”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另一方面则隐喻了在强者面前,弱者的屈服与无奈。随后的“皇旅靖,敌逾蹙”则转入对政治局势的暗示,表现出在强大力量下,敌人也显得愈加无力与紧张。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极具表现力。在描绘野兽逃窜的同时,也映射了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反抗。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兽之穷,奔大麓:表现野兽在被逼迫到绝境时的无奈与逃逸。
- 天厚黄德,狙犷服:强调自然给予的恩赐与对强者的服从。
- 甲之櫜弓,弭矢箙:描写备战的状态,潜在的战争气息。
- 皇旅靖,敌逾蹙:反映出强者的安定与敌人日益紧张的状态。
- 自亡其徒,匪予戮:敌人自毁其队伍,非我所杀。
- 屈猛,虔栗栗:即使强者屈服,内心也充满恐惧。
- 黎之阳,土茫茫:描绘自然环境的广阔与荒凉。
- 富兵戎,盈仓箱:暗示富有的地方充满战争的准备。
- 乏者德,莫能享:德行不足者无法享受恩惠。
- 驱豺兕,授我疆:表现对边疆的渴望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兽”的描写,隐喻人们在社会中的困境。
- 对仗:如“屈猛,虔栗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野兽象征社会中的弱者,表达了对弱者命运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主题在于揭示社会的动荡与弱者的无奈。通过对野兽的描述,反映出在强权面前,个体的脆弱与绝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兽:象征社会中的弱者,反映无助的命运。
- 大麓:代表逃避与庇护的地方。
- 黄德:象征自然的恩赐与天命。
- 甲、弓:代表战争与斗争的准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兽之穷"中"兽"指代什么? A. 动物
B. 人类社会中的弱者
C. 自然界的威胁
D. 战争的工具 -
诗中提到的“黎之阳”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景象
B. 白天的光明与希望
C. 战争的开始
D. 野兽的栖息地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兽之穷》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反映出对社会动荡的思考,但柳宗元更多地表达了对弱者命运的关注,而白居易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