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作者:朱翌 〔宋代〕
放到甘泉捷,光摇建晓魁。
唐家方再造,汉德已重开。
太史书云后,群公贺雪回。
十行宽大诏,早晚出银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期待,赞美了陈内翰的离去,使得国家的前景更加光明。诗中提到的“甘泉捷”,暗指顺利的局势;“光摇建晓魁”则是描述晨光照耀,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接着提到的“唐家”和“汉德”,则回顾了历史上唐朝和汉朝的盛况,暗示着国家的复兴。最后两句提到太史公的书写,意指历史会记载下这一切美好的变迁,并期待即将发布的宽大诏书能带来更多的福利。
注释:
- 甘泉:古地名,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顺利的局势。
- 建晓魁:晨光初现,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
- 唐家:指唐朝,古代中国的一个辉煌时期。
- 汉德:指汉朝的德行和盛世,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著有《史记》。
- 十行:指诏书的篇幅,宽大表示政策的宽容和善良。
- 银台:古代官署,象征着权力和治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流露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国家兴盛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极为丰富。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待。开头两句用“甘泉”和“建晓”的意象,传达了对新局面的渴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中间部分对唐汉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局势的激励,说明继承和发扬历史的伟大精神是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途径。最后两句则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未来,表达了对政策宽大、福泽民众的期盼,显示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责任感。
整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紧扣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历史的回响,传递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让人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以及对美好的未来的无限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到甘泉捷:将古代的美好环境与现在的局势相连,暗示顺利的政治局面。
- 光摇建晓魁:晨光照耀,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 唐家方再造:借古代唐朝的盛况,表达对国家复兴的期待。
- 汉德已重开:提到汉朝的德行,暗示国家的复兴有赖于良好的治国理念。
- 太史书云后:历史的记载会铭记这些变化,强调历史的重要性。
- 群公贺雪回:暗指众人的祝贺与期待,象征着团结和希望的复兴。
- 十行宽大诏:表达对未来政策宽大的期待,体现人文关怀。
- 早晚出银台:期待政策早日实施,体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甘泉”比喻美好的政治局面。
- 对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国家兴盛与历史传承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局面的期待,寄托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泉:象征着美好的环境,代表顺利与繁荣。
- 晨光:象征新的希望与开始。
- 唐汉:历史的辉煌,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国家的繁荣。
- 宽大诏:代表着仁政,体现对民众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甘泉”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的环境
- B. 历史遗迹
- C. 个人情感
-
诗中提到的“汉德已重开”指的是?
- A. 汉朝的灭亡
- B. 国家复兴的希望
- C. 诗人的个人情感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兴盛与历史传承
- C. 自然景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而朱翌的《贺陈内翰去非》则更多地通过历史的回顾来激励未来,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述内容为对《贺陈内翰去非三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