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 见菜花感赋》
时间: 2025-01-11 15:04: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陌上花 见菜花感赋
作者:易顺鼎 〔清代〕
峭寒阑角销魂,曾记玉笙吹暖。
摇梦天涯,瘦尽东风如箭。
花边胡蝶飞成阵,茜色满衣初剪。
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病黄生面。
江南晴未稳,钿车过也,陌上人归应缓。
官路斜阳,画出一程程远。
几家篱落和愁闭,有个翠鬟低颤。
甚迷离催换园亭烟雨,嫩莺坐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令人神魂颠倒的情景。曾几何时,玉笙的温暖音色依然在耳边萦绕。梦境飘摇于天涯,东风已是细微如箭,花边的蝴蝶飞舞成阵,颜色鲜红的衣裳刚刚剪裁。每年春天都因酒而忧伤,脸色憔悴。江南的晴天尚未稳定,钿车缓缓经过,路上的人归来却显得缓慢。官道上的斜阳,描绘出一程又一程的远方。几家篱笆围墙愁苦地关闭着,有个青翠的发髻微微颤动。如此迷离的景象,仿佛在催促着园中亭子烟雨的更换,嫩莺在傍晚时分轻声啼鸣。
注释
- 峭寒:指寒冷的天气。
- 阑角:指窗角,形容寒冷的地方。
- 销魂:心神失落,形容凄凉的心情。
- 玉笙:古代乐器,这里比喻温暖的音乐。
- 东风如箭:形容春风迅速而细微。
- 茜色:鲜红色,形容花的颜色。
- 病黄生面:面容憔悴,病态的黄脸。
- 钿车: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车,象征富贵。
- 翠鬟:青翠的发髻,形容女子的美丽。
- 园亭烟雨:形容园中亭子笼罩在烟雨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陌上花 见菜花感赋》创作于清代的某个春天,正值菜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对菜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内心的惆怅。开头的“峭寒阑角销魂”,以寒冷的环境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温暖的音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独。
“摇梦天涯,瘦尽东风如箭”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梦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此时却显得无力。诗中描绘的蝴蝶、花边、茜色衣裳,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却也透出一丝哀愁。
“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病黄生面”反映了诗人对伤春的感悟,岁月的流逝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无尽的思念与困惑。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江南的晴天,钿车缓缓而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在延续着缓慢的节奏。
最后几句通过斜阳、篱落、翠鬟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愁苦与希望的画面,微颤的翠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情感的细腻。全诗在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中,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峭寒阑角销魂:开篇以寒冷的阑角引出情感,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 曾记玉笙吹暖:回忆往昔的温暖,形成对比,突出现在的寒冷。
- 摇梦天涯,瘦尽东风如箭:表达对梦想的遥望与追求,东风象征春天的希望。
- 花边胡蝶飞成阵,茜色满衣初剪: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鲜艳的色彩寓意生机。
- 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病黄生面:反映对春天的伤感,岁月流逝中的无奈。
- 江南晴未稳,钿车过也,陌上人归应缓:描绘江南的春天与人们的归程,节奏缓慢。
- 官路斜阳,画出一程程远:描写斜阳下的官道,隐喻人生的旅程。
- 几家篱落和愁闭,有个翠鬟低颤:展现生活的愁苦与细腻的情感。
- 甚迷离催换园亭烟雨,嫩莺坐晚:结尾以迷离的景象,寓意生活的复杂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箭”,形象生动。
- 拟人:如“嫩莺坐晚”,赋予生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江南晴未稳,钿车过也”,展现了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象征孤独与无奈。
- 温暖的音色:象征美好回忆。
- 蝴蝶:春天的生机,象征自由。
- 茜色:生机与美丽的象征。
- 斜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旅程。
- 翠鬟: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如箭”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春风的迅速
C. 生命的脆弱
D. 回忆的温暖 -
“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中的“伤春”指的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感悟
D. 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
诗中提到的“翠鬟”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生命的脆弱
C. 诗人的思乡情
D. 伤感的情绪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春夜喜雨》 - 杜甫
- 《菜花》 - 近现代诗人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但更显悲壮气息。
- 《春夜喜雨》:描绘春雨的美好,情感更为温柔,展现出不同的春天意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