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时间: 2025-01-11 14:24: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白居易
石渠金谷中间路,
轩骑翩翩十日程。
清洛饮冰添苦节,
碧嵩看雪助高情。
谩夸河北操旄钺,
莫羡江西拥旆旌。
何似府寮京令外,
别教三十六峰迎。
白话文翻译:
送别河南尹冯学士赴任
在石渠金谷之间的道路上,
华美的马车轻快地奔行,十天的旅途。
清澈的洛水饮冰,增添了他的苦节,
碧嵩山上观雪,助长了他的高尚情操。
不要随意夸耀河北的权势和武器,
也不要羡慕江西的华丽旗帜。
比起府邸和京城的官职,
更让人心悦的是三十六峰的迎接。
注释:
字词注释:
- 石渠金谷:指的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常用来指代名山大川。
- 轩骑:指华美的马车和骑马的人。
- 清洛:指洛水,古代大河之一,流经洛阳。
- 碧嵩:指嵩山,位于河南省,是道教圣地之一。
- 旄钺:古代军队的标志和武器,象征权力与武力。
- 旆旌:指华丽的旗帜,象征地位和荣华。
- 府寮京令:指官府和京城的职务。
典故解析:
- 三十六峰:指嵩山的三十六座山峰,寓意山水之间的自然美和高尚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从咏史抒怀到描写民生,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冯学士被任命为河南尹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官职与权力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名山大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高尚情操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官场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通过“石渠金谷中间路”的描绘,勾勒出一条通往美好前程的道路,象征着冯学士即将展开的仕途。接着,诗人提到洛水和嵩山,二者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权势和荣华的思考,提醒人们不要盲目羡慕他人的地位和权力,而应珍视自然和内心的高尚情操。尤其是“何似府寮京令外,别教三十六峰迎”一句,表达了一种对官场浮华的淡漠,以及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送别的伤感,又有对生活真谛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的深邃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渠金谷中间路:描绘出一条通往风景如画的地方的道路,象征着冯学士的前程。
- 轩骑翩翩十日程:形象地展现了冯学士乘坐华丽马车,轻快地出发,暗示他将要走的漫长旅途。
- 清洛饮冰添苦节:洛水的清凉与冰冷,象征着冯学士在艰难的官场中,仍然坚持自己的节操。
- 碧嵩看雪助高情:在碧嵩山上观雪,寓意高尚的情操与志向。
- 谩夸河北操旄钺:对河北权势的自夸,表达了对权力的讽刺。
- 莫羡江西拥旆旌:对江西华丽旗帜的羡慕,提醒人们不要被外表迷惑。
- 何似府寮京令外:反思官场生活的浮华,质疑官职的真正价值。
- 别教三十六峰迎:强调自然山水的迎接,表达对真情实意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洛饮冰”“碧嵩看雪”,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山水与人的情操结合,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权力的反思与对自然高尚情操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官场虚华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渠金谷:象征美好的前途与理想的追求。
- 清洛、碧嵩:自然的清新与高雅,代表人应有的高尚情操。
- 旄钺、旆旌: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官场的复杂与虚华。
- 三十六峰: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渠金谷”意指什么?
A. 官职的象征
B. 自然美景
C. 旅游景点 -
“清洛饮冰”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享受生活
B. 坚持节操
C. 追求权力 -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峰”主要象征什么?
A. 官职的荣耀
B. 自然的美好
C. 朋友的支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勃的作品更侧重于人生的无常与志向的追求,而白居易则更多地反思官场与自然的关系,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以上是对《送河南尹冯学士赴任》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