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时间: 2025-01-11 11:0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作者:白居易
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
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
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萧条中,我乘车离开简陋的居所。
回头望着青门的道路,目光远望,心中愈发沉郁。
难道我只是怀念故乡吗?这并不是出于对权贵的向往。
让我感到惋惜的是与李君的别离,我们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都接受过金马的诏令,共同执笔谏言于朝廷。
一同登上青云的阶梯,却在途中失散。
如今我在江湖之中,朝廷里你却不再出现在我面前。
何时才能再见面,彼时我系着蕙草带,你佩戴华丽的簪子呢?
注释:
- 蓬荜:指简陋的居所。
- 青门:这里指的是一条路,象征着故乡。
- 簪绂:簪子和绶带,象征地位和权力。
- 金马诏:指的是高官的任命令。
- 青云梯:比喻升迁之路。
- 蕙带与华簪:象征重新相逢的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诗歌应关注现实生活。他的诗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别李十一后重寄》作于白居易被贬至江州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仕途失意的感慨。李十一即李白,二人曾有相交,诗中蕴含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萧条和离别的愁绪,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秋日正萧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着,通过回望青门道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乡愁。诗中“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一句,揭示了他对名利的厌倦,更加突出了对李君的惋惜与怀念。两人曾携手共进,彼此扶持,如今却在仕途上失散,令人唏嘘不已。结尾处的“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则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回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情感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
描述秋天的萧瑟,诗人乘车离开简陋的居所,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
回头望去,眼前的道路似乎延伸无尽,心中愁绪更添。 -
岂独恋乡土,非关慕簪绂。
思念并非只对家乡的眷恋,更是对权势和地位的无所依恋。 -
所怆别李君,平生同道术。
对李君的离别感到惋惜,他们曾志同道合,共同追求理想。 -
俱承金马诏,联秉谏臣笔。
二人皆受过高官的召唤,共同在朝廷中执笔谏言。 -
共上青云梯,中途一相失。
他们曾一同追求高升,但最终在途中失散,感叹命运的无常。 -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诗人现身江湖,感叹李君在朝廷中未能再相见。 -
蕙带与华簪,相逢是何日。
最后以期待重逢的句子结尾,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蕙带与华簪”,形成和谐美感。
- 比喻:青云梯比喻升迁之路,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友人李君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在仕途失意时的孤独感,同时也展现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与珍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日:象征萧条与孤寂。
- 青门道: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簪绂:象征权力与地位。
- 青云梯:象征仕途与理想。
- 蕙带与华簪:象征友谊与相聚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门道”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故乡
C. 友谊 -
诗人对李君的感情是怎样的?
A. 矛盾
B. 思念
C. 冷漠 -
诗中“蕙带与华簪”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生活
C. 友谊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表达对历史与友谊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诗风不同,前者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后者则偏向豪放与想象。
- 比较两人的离别诗,白居易的细腻与李白的豪迈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