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棹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3:01:44

偶然兴尽返,如愿何曾违。

京路人如织,家山吾独归。

病多身念重,阅久世情微。

稍觉南中煖,春来渐减衣。

意思解释

归棹 其一

作者: 李之世 〔明代〕

原文展示

偶然兴尽返,如愿何曾违。
京路人如织,家山吾独归。
病多身念重,阅久世情微。
稍觉南中煖,春来渐减衣。

白话文翻译

偶尔兴致已尽而归来,像我所愿的那样从未违背。
京城的道路上人来人往,而我却独自回到故乡。
我病多且身体沉重,经历久了世间的情感变得淡薄。
已经感觉到南方的温暖,春天来了,渐渐开始减去衣物。

注释

  • 兴尽: 兴致已尽,指兴致消退,心情不再愉悦。
  • 如愿何曾违: 意思是从来没有违背我的愿望。
  • 京路: 指的是通往京城的道路。
  • 人如织: 形容人很多,像织布一样密集。
  • 家山: 故乡的山脉。
  • 身念重: 身体感到沉重,指作者的身体状况不好。
  • 阅久世情微: 经过长时间的生活,世间的情感变得淡薄。
  • 南中煖: 南方的温暖。
  • 渐减衣: 逐渐减少衣物,指天气变暖,开始脱掉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世,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归棹 其一》创作于李之世归乡途中,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的感叹与无奈。诗中通过描写归途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归棹 其一》是一首反映归乡心情的诗作,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偶然兴尽返,如愿何曾违”中,诗人以“兴尽”来引入归乡的情感,表明在外生活的疲惫和对故乡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京路人如织”的繁忙场景,与自己“独归”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归乡的渴望与内心的落寞。

“病多身念重”一句,揭示了诗人身体的沉重与精神的疲惫,暗示了长期生活带来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态的淡薄。在描写南方的温暖时,诗人似乎感受到了一丝春天的气息,透出了生活的希望与生机。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然兴尽返: 表示出行的兴致已尽,准备返回。
  2. 如愿何曾违: 强调自己归乡的愿望一直没有被违背。
  3. 京路人如织: 描述京城的繁华与喧闹,映衬独自回归的孤独。
  4. 家山吾独归: 表达了对故乡的归属感。
  5. 病多身念重: 暗示身体的虚弱与对世事的感悟。
  6. 阅久世情微: 反映了对世事的冷漠与淡薄情感。
  7. 稍觉南中煖: 感受到南方的温暖,象征着希望。
  8. 春来渐减衣: 春天来临,象征着新生与活力。

修辞手法:

  • 对比: 京城繁忙与归乡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意象: 通过“家山”、“春来”等意象,营造出温暖的情感氛围。
  • 拟人: “世情微”将世事拟人化,表达了对情感的淡漠。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态的淡薄,表达了归乡的渴望与对人生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兴致: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 京路: 代表繁华与喧嚣的都城生活。
  • 家山: 代表归属感与故乡情怀。
  • 南中煖: 象征温暖与生活的希望。
  • 春天: 代表新生与重新开始的机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京路人如织”形容的是哪个场景?

    • A. 归乡的路
    • B. 京城的繁忙
    • C. 田野的宁静
  2. “偶然兴尽返”中的“兴尽”指的是什么?

    • A. 兴趣消失
    • B. 兴致高涨
    • C. 兴奋不已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渴望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 《乡思》 白居易: 表达了归乡的情感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之世的《归棹 其一》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夜晚的静谧与思绪,而李之世的诗则更强调归途的孤独与生活的感悟。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