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奴娇》
时间: 2025-01-26 07:12: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奴娇》
歌阕琼筵,暗失金貂侣。
说衷肠丁宁嘱付。
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
欲去。待却回高城已暮。
渔火烟村,但触目伤离绪。
此情向阿谁分诉。
那里思量,争知我,思量苦。
最苦。睡不著西风夜雨。
白话文翻译:
歌声在琼筵上渐渐减弱,暗自失去了金貂伴侣。
诉说衷肠时小心叮嘱。
划起桨,扬起帆,秋天的暮色愈发黯淡。
想要离去,却等到回望高城时已是黄昏。
渔火在烟雾缭绕的村庄中闪现,
每一眼都触动离愁的伤感。
这样的情感向谁倾诉呢?
谁能理解,我的思念与苦楚?
最苦的是这西风雨夜,辗转难眠。
注释:
- 歌阕:指歌声渐止的地方。
- 琼筵:美好的宴席,常用来指代酒席。
- 金貂:指代华丽的衣物或伴侣,象征珍贵的情感。
- 棹:划桨,指船只的行驶。
- 渔火:渔民夜晚打鱼时点燃的火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 离绪:离别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0年-1125年),字用之,号阮亭,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其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身处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体悟。诗人在宴席上欢聚,却又因离别而感到内心的孤寂与痛苦。
诗歌鉴赏:
《惜奴娇》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的“歌阕琼筵”便描绘出一种美好的宴会场景,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失落与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以“暗失金貂侣”来表达对伴侣的失去,金貂不仅象征着华丽的生活,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寄托。接着,作者用“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描绘了日暮时分,心情愈发沉重,似乎要离去却又被黄昏的景象所牵绊。
整首词在意象上也极为丰富,渔火、烟村等描绘出一种宁静却又让人感到忧伤的场景,正是这种细腻的描写令读者感同身受。最后,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向谁倾诉的无奈与苦楚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最苦。睡不著西风夜雨”更是将离愁的深沉表达到了极致,使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心痛与无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歌阕琼筵,暗失金貂侣:宴席上歌声停止,伴侣却在不经意间失去,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 说衷肠丁宁嘱付:在此时,倾诉内心的情感,细腻而深沉。
- 棹举帆开,黯行色秋将暮:随着船只的行驶,天空的色彩愈发暗淡,象征着心情的低落。
- 欲去。待却回高城已暮:想要离开,却发现已是黄昏,时间的流逝带来无奈。
- 渔火烟村,但触目伤离绪:渔火点亮了村庄,却又引发离别的伤感。
- 此情向阿谁分诉:内心的情感无法向任何人诉说,孤独感加深。
- 那里思量,争知我,思量苦:对方无法体会自己的苦楚,增加了对孤独的感受。
- 最苦。睡不著西风夜雨:夜晚的西风与雨水,成为无法安眠的象征,情感达到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之情比作夜雨,增加了情感的沉重感。
- 对仗:如“欲去”和“待却回”,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 意象:渔火、烟村、秋色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情感更加深厚与细腻。
意象分析:
- 渔火:象征孤独与渴望,点亮夜晚却也提醒着离别的苦。
- 秋色:代表着生命的凋零与情感的消逝,渲染了词的整体氛围。
- 夜雨:象征着忧愁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无法安眠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歌阕琼筵”中“琼”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美玉
- B. 珍贵
- C. 酒席
- D. 伴侣
-
诗中提到的“渔火”象征着什么?
- A. 希望
- B. 离别
- C. 富贵
- D. 宁静
-
诗的最后一句“睡不著西风夜雨”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安宁
- B. 喜悦
- C. 苦闷
- D. 思念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晁补之的《惜奴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离愁别绪,但前者更注重外部环境的渲染,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