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烧畬瀼外竹枝瘦,
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
为天下计毋庸归。
白话文翻译:
在烧畬瀼外,竹枝显得瘦弱;
在碛滩上,桃花却显得丰腴。
绣衣的故乡难道不好吗?
但为了天下的事务,不用回去。
注释:
- 烧畬瀼:烧畬,指的是一种农田,瀼是沼泽地的意思,整体指在田地外的环境。
- 竹枝瘦:竹子在此处形态瘦弱,象征着艰苦的环境。
- 踏碛滩:踏:踩;碛滩:沙滩,指的是在沙滩上。
- 桃花肥:桃花丰盈,象征着乡土的丰饶。
- 绣衣:绣有花纹的衣服,象征富贵和家的温暖。
- 为天下计: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考虑。
- 毋庸归:不需要回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年不详—约1130年),字子美,号如川,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喜爱。洪咨夔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其六》是一首表达思乡与家国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诗人以“竹枝瘦”和“桃花肥”对比,勾勒出一种自然景象的对比,一方面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故乡丰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思考,强调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得不放弃对故乡的依恋,显示了诗人胸怀天下、不怕牺牲的壮志。
诗中蕴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及对家国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既向往又无奈的情感。整个诗歌风格沉稳而又富有哲理,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烧畬瀼外竹枝瘦:竹枝在艰苦环境中显得瘦弱,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 踏碛滩上桃花肥:桃花在沙滩上繁茂,象征故乡的丰饶与美好。
- 绣衣故乡岂不好:对故乡的美好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
- 为天下计毋庸归:诗人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了对故乡的回归,表现出一种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比:竹枝与桃花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竹枝和桃花分别象征艰苦与丰收,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枝:象征坚韧和艰辛。
- 桃花:象征美好、丰饶的故乡。
- 绣衣:象征富贵的生活与家乡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竹枝瘦”与“桃花肥”分别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与故乡的丰饶
B. 诗人的悲伤与快乐
C. 乡村与城市的对比
D. 生活与死亡的思考 -
诗中提到的“为天下计”表明了什么? A. 诗人追求个人利益
B. 诗人对故乡的逃避
C. 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D. 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其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家国的责任感。不同的是,洪咨夔的诗更加注重自然与内心的对比,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