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白感兴拟作二首》

时间: 2025-01-21 10:23:04

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

万古巫山中,玉颜照秋江。

世界一培塿,谁知楚襄王。

宋生底虫蛆,妄以己意量。

我无世上心,乃游不死乡。

与尔等爱恶,朽枯终一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万古巫山中,玉颜照秋江。世界一培塿,谁知楚襄王。宋生底虫蛆,妄以己意量。我无世上心,乃游不死乡。与尔等爱恶,朽枯终一藏。

白话文翻译:

瑶姬是天帝的女儿,她的光辉如同天日般璀璨。在万古的巫山之中,她的美貌照亮了秋天的江水。世界不过是一个小土堆,谁能理解楚襄王的痴情。宋生那些人不过是些虫蛆,妄自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我没有世俗的欲望,所以能游走在不死的境界。与你们这些爱恶之人不同,我最终将归于尘土。

注释:

  • 瑶姬:传说中的仙女,天帝的女儿。
  • 上帝子:天帝的女儿。
  • 晶光:璀璨的光芒。
  • 巫山:山名,传说中仙女出没的地方。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培塿:小土堆,比喻微不足道。
  • 楚襄王:楚国的君王,传说中对巫山神女有痴情。
  • 宋生:泛指普通人。
  • 虫蛆:比喻卑微的人。
  • 己意量: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
  • 无世上心:没有世俗的欲望。
  • 不死乡:不死的境界。
  • 爱恶:喜好和厌恶。
  • 朽枯:腐朽和枯萎,比喻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阅读李白作品后的感兴之作,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阅读李白关于巫山神女的诗作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诗中通过对瑶姬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瑶姬的描绘,展现了超越世俗的美和永恒的光辉。诗中“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一句,以天日般的晶光形容瑶姬的美貌,赋予她超凡脱俗的气质。“万古巫山中,玉颜照秋江”进一步以巫山和秋江为背景,增强了瑶姬的神秘和永恒感。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楚襄王和宋生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超越和对永恒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张耒对永恒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瑶姬是天帝的女儿,她的光辉如同天日般璀璨。
  2. “万古巫山中,玉颜照秋江”:在万古的巫山之中,她的美貌照亮了秋天的江水。
  3. “世界一培塿,谁知楚襄王”:世界不过是一个小土堆,谁能理解楚襄王的痴情。
  4. “宋生底虫蛆,妄以己意量”:宋生那些人不过是些虫蛆,妄自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
  5. “我无世上心,乃游不死乡”:我没有世俗的欲望,所以能游走在不死的境界。
  6. “与尔等爱恶,朽枯终一藏”:与你们这些爱恶之人不同,我最终将归于尘土。

修辞手法:

  • 比喻:“瑶姬上帝子,天日与晶光”中,将瑶姬的光辉比作天日,增强了她的超凡气质。
  • 拟人:“玉颜照秋江”中,将瑶姬的美貌拟人化,仿佛她能照亮整个秋江。
  • 对比:通过对楚襄王和宋生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超越和对永恒境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永恒美的向往。通过对瑶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永恒光辉的追求,以及对世俗欲望的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姬:象征着永恒的美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 巫山:象征着神秘和永恒。
  • 秋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永恒的美。
  • 培塿:象征着世俗的微不足道。
  • 楚襄王:象征着世俗的痴情。
  • 宋生:象征着普通人的局限。
  • 不死乡:象征着永恒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瑶姬”指的是什么? A. 天帝的女儿 B. 楚国的君王 C. 普通人的名字 答案:A

  2. 诗中“世界一培塿”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世界很大 B. 世界很小 C. 世界很美 答案:B

  3. 诗中“我无世上心”表达了什么? A. 诗人有世俗的欲望 B. 诗人没有世俗的欲望 C. 诗人对世俗的厌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三》:李白的这首诗也描绘了仙女的美貌,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 杜甫《丽人行》:杜甫的这首诗也描绘了女性的美貌,但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清平调·其三》与张耒的《读太白感兴拟作二首》都描绘了仙女的美貌,但李白更注重对仙女的赞美,而张耒则更注重对世俗的超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李白诗选》:收录了李白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