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仲闵求友于泉》

时间: 2025-01-11 07:48:27

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

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

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

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清爽的秋天即将到来。蓝天上飘着白云,让人想起远飞的雁群;幽深的小草中,蟋蟀的鸣叫透露着秋意。村庄里晒麦的场景安静祥和,躺在清凉的竹席上看书,感觉非常清爽。谁能斟上一杯玄酒,来唤醒沉睡的屈原呢?

注释:

  • 炎暑:指炎热的夏天。
  • 抗衡:对抗,这里指秋天的凉爽与夏天的炎热相对抗。
  • 碧云:蓝天上的白云。
  • 雁思:指看到雁群飞过,引发思乡之情。
  • 幽草:深邃的草丛。
  • 蛩情:蟋蟀的鸣叫,蛩指蟋蟀。
  • 村墟:村庄。
  • 枕簟:枕席,指竹席。
  • 玄酒:古代祭祀时用的酒,这里指清酒。
  • 屈原醒:比喻唤醒沉睡的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从夏天到秋天的转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夏末秋初的时节创作的,诗人感受到了季节的交替,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首句“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直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用“战”和“抗衡”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夏秋之间的交替。接下来的两句“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蓝天白云、雁群飞过、蟋蟀鸣叫,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后两句“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晒麦的村庄、清凉的竹席、安静的读书时光,都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则带有一种哲思,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唤醒沉睡的灵魂,表达了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暑战已定,清秋当抗衡”:诗人用“战”和“抗衡”来形容夏秋之间的交替,形象生动。
  • “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通过蓝天白云和雁群飞过,以及蟋蟀的鸣叫,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引发思乡之情。
  • “晒麦村墟静,观书枕簟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晒麦的村庄、清凉的竹席、安静的读书时光,都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 “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唤醒沉睡的灵魂,表达了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炎暑战已定”中的“战”比喻夏天的炎热。
  • 拟人:如“清秋当抗衡”中的“抗衡”赋予秋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碧云生雁思,幽草见蛩情”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季节的交替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夏秋交替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碧云:象征着高远和自由。
  • 雁思:象征着思乡和远行。
  • 幽草:象征着深邃和宁静。
  • 蛩情:象征着秋意和生命的细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炎暑战已定”中的“战”比喻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凉爽 C. 战争 D. 比赛 答案:A

  2. 诗中“碧云生雁思”中的“雁思”指的是什么? A. 雁群飞过 B. 思乡之情 C. 雁的鸣叫 D. 雁的飞行 答案:B

  3. 诗中“谁能酌玄酒,来破屈原醒”中的“屈原醒”比喻什么? A. 唤醒沉睡的屈原 B. 唤醒沉睡的灵魂 C. 唤醒沉睡的人 D. 唤醒沉睡的国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从黄仲闵求友于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耒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