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时间: 2025-01-10 21:58:25

旌节临谿口,寒郊陡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
岑参 〔唐代〕

旌节临谿口,寒郊陡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

白话文翻译:

在溪口,旗帜迎风飘扬,寒冷的郊外突然感到温暖。
红色的亭子里搬动酒席,画舫在江边逗留。
云彩飘动间,歌声随风而来,舞袖在风中翩翩起舞。
花丛中催促着点燃蜡烛,河岸上似乎已将黄昏降临。

注释:

  • 旌节:指旗帜,古时用于军队或迎宾。
  • 谿口:溪流的出入口。
  • :温暖,指气温回升。
  • 红亭:红色的亭子,指宴会的场所。
  • 画舸:装饰华美的船只。
  • 云带:云彩随风飘荡。
  • :飘扬、飘散。
  • 秉烛:点燃蜡烛,象征夜晚的到来。
  • 欲黄昏:即将黄昏,表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早春的暖意与宴饮场景,展现了唐代文人雅集的生活情趣,体现出当时社会对于诗酒文化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云,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河西走廊,因其在边塞生活多年,作品多反映边疆风光与军旅生涯。岑参的诗风豪放,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善于表现壮丽的边疆风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早春时节,作者陪同崔中丞泛舟游玩,意在描绘春日的温暖气息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反映了诗人对友谊、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通过清新自然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早春的盎然生机和宴饮的欢愉。首联“旌节临谿口,寒郊陡觉暄”开篇便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描绘出寒冷的春天逐渐被温暖所替代,旌旗在溪边迎风飘扬,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下来的“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宴会的热闹与惬意,红亭和画舸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文人雅集的氛围。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两句,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描绘了悠扬的歌声随着风飘荡,舞动的袖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表露出一幅欢乐的春日图景。在最后两句中,“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则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暗示,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读者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节临谿口:描绘了溪口的景象,旗帜迎风,显得活力十足。
  2. 寒郊陡觉暄:寒冷的郊外突然感受到温暖,暗示春天的到来。
  3. 红亭移酒席:红色的亭子里,酒席被搬动,营造出欢愉的宴饮场面。
  4. 画舸逗江村:华丽的船只在江边嬉戏,描绘了春日的闲适。
  5. 云带歌声飏:云彩伴随歌声飘荡,渲染出欢乐的氛围。
  6. 风飘舞袖翻:舞袖在风中翻飞,表现出轻快、愉悦的意境。
  7. 花间催秉烛:花丛中催促点燃蜡烛,暗示夜晚的来临。
  8. 川上欲黄昏:河岸上似乎已将黄昏降临,传达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云带歌声、风飘舞袖,使自然元素具有人性化的表现。
  • 对仗:如“红亭移酒席,画舸逗江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早春的美好景象和友人相聚的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基调轻快、愉悦,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节:象征着荣耀与庆祝。
  • 红亭:寓意欢乐与温暖的聚会。
  • 画舸:代表着享受与奢华的生活。
  • 云、风、花:自然的元素,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亭”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亭子
    • B) 红色的船
    • C) 红色的花
  2. “花间催秉烛”中的“秉烛”意思是什么?

    • A) 点蜡烛
    • B) 点烟火
    • C) 点灯笼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冬天的怀念
    • B) 对春天的赞美与友谊的珍视
    • C)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

  1. A) 红色的亭子
  2. A) 点蜡烛
  3. B) 对春天的赞美与友谊的珍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岑参王之涣的边塞诗:岑参注重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情感豪放;而王之涣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与理想的追求。

粗略解读:

岑参的诗歌体现出个性化的风格,描绘自然的细腻与情感的深厚,而王之涣则更偏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与宽广的视野,两者都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