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
作者:岑参 〔唐代〕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与封大夫在瀚海亭边纳凉的情景。诗中提到,细长的丝管交织在一起,千杯酒被倒入酒中,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从军营中出来,享受海上的清凉。夕阳西下,鸟儿匆匆飞过,远山高耸,云彩缓缓飘过。最后,诗人跟随大夫,归程中被旌旗包围。
注释
- 细管杂青丝:指细长的竹管与青色丝线交错,可能暗指乐器或酒器。
- 千杯倒接:形容酒杯数量众多,兴致高昂。
- 海上纳凉:在海边乘凉,享受清风。
- 日没鸟飞急:日落时分,鸟儿急匆匆飞回巢中。
- 山高云过迟:远山高耸,云彩缓慢移动,表现出时间的悠长。
- 拥旌旗:形容归途上被旗帜包围,代表军队的威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与军旅生活。他的诗歌语言奔放、形象生动,常常表达对战争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岑参任职边疆时,借宴会之机,抒发对军旅生活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描绘的凉爽场景,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反映出诗人的乐观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夏日傍晚。开头部分的"细管杂青丝"与"千杯倒接"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快,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愉悦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日没鸟飞急"与"山高云过迟"的对比,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创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似乎时间在此刻放慢了脚步。
最后一句"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则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追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军旅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整首诗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感,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出岑参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管杂青丝:描绘宴会上乐器的细致与优美。
- 千杯倒接:表现出宴会的热烈与兴奋。
- 海上纳凉时:营造出轻松惬意的环境。
- 日没鸟飞急:黄昏时分,鸟儿急于归巢,表现时光流逝。
- 山高云过迟:远山与云彩的静谧,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宁静。
- 吾从大夫后:诗人尊敬地跟随大夫,显示出对友人的依赖。
- 归路拥旌旗:归途中的壮观场面,表现出诗人的自豪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细管杂青丝"比喻乐器的交错,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如"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鸟飞急、云过迟的描绘,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管:象征音乐与欢庆。
- 千杯:象征友谊与热情。
- 海上:象征清凉与宁静。
- 日没鸟飞:象征时间流逝与归属感。
- 山高云过: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悠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岑参
C. 杜甫
D. 王维 -
"细管杂青丝" 中的"青丝"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丝绸
C. 音乐
D. 酒器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争
B. 宴会
C. 旅行
D. 农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岑参的边塞诗多以豪迈激昂为主,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更强调登高望远的壮阔气势,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岑参的诗歌中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之涣则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岑参诗集》
- 《唐代边塞诗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得时字)》的全面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