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海歌》
时间: 2025-01-11 02:0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煮海歌
作者: 柳永 〔宋代〕
煮海之民何所营,
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
牢盆煮就汝轮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
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
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
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
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
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
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從潴卤至飞霜,
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
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
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
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
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
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
君有馀财罢鹽铁。
太平相业尔惟鹽,
化作夏商周时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煮海人们的艰辛生活。他们的妻子没有蚕织,丈夫也没有耕作,衣食来源极为匮乏。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们身上,只能用大锅煮海水来获得盐和粮食。年复一年,春夏的潮水涨潮后又退去,留下泥土形成小岛。风干后,盐分增加,最终制成卤水。卤水的浓度与碱的淡薄,常常让人忙得不可开交。为了生计,采樵深入深山,虽有豹虎之踪,却不敢退避,朝阳西下,依然要归。背负重载,肩挑盐水,日夜不停,直到晚上才能把海水变成白盐。自从聚集卤水至飞霜,生活依赖于借贷来维持生计,官府征税微薄,但往往要还十倍的代价。周而复始,生活无休止,官租未完,私租又加,家庭负担沉重,虽是人形,生活却如同植物。海边的人民为何如此苦?如何能让母亲富裕、孩子不贫?如今朝中没有什么失去的,希望皇上能仁爱海滨。希望停止兵戈,让君王有多余的财富来停止盐铁的征收。在太平之世,盐便是我们的产业,愿它能复兴夏商周的繁荣。
注释
- 煮海之民:指的是依靠海水煮盐为生的人们。
- 蚕织:养蚕和织布,指传统农业生活。
- 牢盆:大锅,指用来煮海水的锅具。
- 卤:卤水,指从海水中提炼出的盐水。
- 秤入官中得微直:指盐的交易,官府征税。
- 周而复始:生活循环往复,没有休息。
典故解析
- 夏商周:指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象征着繁荣和富裕的时期。
- 甲兵净洗:指停止战争,安定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耶稣,号少白,北宋著名词人,以其婉约派词风著称。他的词作多描写男女爱情和社会生活,语言生动,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煮海歌》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劳动现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煮海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煮海人民的艰辛与困苦。诗中描写了他们为了生存而不断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对生活的不屈和坚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盐的描绘,象征了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对生存的期待。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无奈,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官府的压迫。通过描写海边人民的生活,诗人呼唤社会的公平与仁爱,期望朝廷能关注民生,给予人民更多的温暖与支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煮海之民何所营:开篇即提出问题,激发读者思考煮海人们的生计。
- 妇无蚕织夫无耕:描述家庭生活的困境,表明缺乏传统的农业基础。
- 衣食之源太寥落:强调生活来源的匮乏。
(以下逐句解析继续,分析用词、意象和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煮海”比喻艰辛的生活。
- 对仗:如“晨烧暮烁”,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海水以生命,表现出人们的无奈和抗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煮海人民的艰辛生活,揭示了社会不公和生存压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控诉,同时呼唤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理解。
意象分析
- 海水:象征着生活的来源与希望,同时也代表了艰辛。
- 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体现了生存的艰难与劳动的价值。
- 山:象征着人们的劳作与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煮海之民主要靠什么为生?
A. 农业
B. 渔业
C. 煮海水
D. 贸易 -
诗中提到的“卤”指的是什么?
A. 盐水
B. 海水
C. 田地
D. 植物 -
诗人希望朝廷能怎样对待海边的人民?
A. 加重税收
B. 停止战争
C. 给予更多支持
D. 提高盐价
答案:1.C 2.A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家傲》:柳永的另一首词,描绘渔民生活的艰辛。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煮海歌》:两首诗分别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前者表达了思乡之情,后者则揭示了社会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柳永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柳永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