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山叟所赠三诗》
时间: 2025-01-27 04:05: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遍从江海濯清流,归老岷岷占上游。 心远欲联高士传,地偏仍似贾胡留。 何时竹杖闲搘壁,终日绳床懒命俦。 碧嶂红尘两相望,劳生笑我不知休。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江海中洗涤清流,如今归隐于岷山之巅,占据着高处。 我的心志高远,希望能与高士并列于传记之中,尽管地处偏僻,却如同贾胡一般留恋。 何时能手持竹杖,悠闲地倚在墙壁上,整日懒散地躺在绳床上,与伴侣共度时光。 青山与红尘相互对望,忙碌的人生中,我笑着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休息。
注释:
- 遍从江海濯清流:比喻诗人曾经历过广阔的世界,洗涤心灵。
- 归老岷岷占上游:岷岷指岷山,诗人归隐于此,占据高处。
- 心远欲联高士传:心志高远,希望与历史上的高士并列。
- 地偏仍似贾胡留:贾胡指古代的商人,诗人虽地处偏僻,却如同商人一般留恋此地。
- 何时竹杖闲搘壁:竹杖、壁,象征诗人希望的闲适生活。
- 终日绳床懒命俦:绳床,简陋的床;俦,伴侣。诗人希望整日懒散地与伴侣共度。
- 碧嶂红尘两相望:碧嶂指青山,红尘指世俗,两者相互对望。
- 劳生笑我不知休:劳生,忙碌的人生;诗人自嘲不知何时才能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该诗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诗人在经历了世俗的纷扰后,选择归隐山林,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海与岷山、心志与地偏、竹杖与绳床、碧嶂与红尘,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中“遍从江海濯清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曾经的广阔经历,又暗示了对清流生活的渴望。“归老岷岷占上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后几句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如“何时竹杖闲搘壁”和“终日绳床懒命俦”,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无限向往。最后两句“碧嶂红尘两相望,劳生笑我不知休”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归隐生活的坚定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遍从江海濯清流:诗人曾经历过广阔的世界,洗涤心灵。
- 归老岷岷占上游:诗人归隐于岷山之巅,占据高处。
- 心远欲联高士传:心志高远,希望与历史上的高士并列。
- 地偏仍似贾胡留:虽地处偏僻,却如同商人一般留恋此地。
- 何时竹杖闲搘壁:希望手持竹杖,悠闲地倚在墙壁上。
- 终日绳床懒命俦:希望整日懒散地躺在绳床上,与伴侣共度。
- 碧嶂红尘两相望:青山与红尘相互对望。
- 劳生笑我不知休:自嘲不知何时才能休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遍从江海濯清流”中的“江海”比喻广阔的世界,“清流”比喻纯洁的心灵。
- 对仗:如“碧嶂红尘两相望”中的“碧嶂”与“红尘”形成对比。
- 拟人:如“地偏仍似贾胡留”中的“贾胡留”赋予地偏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强调了高洁生活与宁静心境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海:广阔的世界。
- 清流:纯洁的心灵。
- 岷岷:高洁的归隐之地。
- 竹杖:闲适生活的象征。
- 绳床:简陋但宁静的生活。
- 碧嶂:高洁的自然。
- 红尘:世俗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遍从江海濯清流”中的“江海”比喻什么? A. 广阔的世界 B. 纯洁的心灵 C. 高洁的归隐之地 D. 世俗的纷扰
-
诗中“归老岷岷占上游”中的“岷岷”指什么? A. 广阔的世界 B. 纯洁的心灵 C. 高洁的归隐之地 D. 世俗的纷扰
-
诗中“心远欲联高士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与历史上的高士并列 B. 归隐山林 C. 超脱世俗 D. 忙碌人生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王灼的《和唐山叟所赠三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王灼的诗更多了一层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灼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