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心壁归庐山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3:59:30

略彴依兰若,钟声话旧游。

临流思濯足,望远一登楼。

粳稻三年计,芙蓉万顷秋。

天涯双屐齿,莫忘草堂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略彴依兰若,钟声话旧游。
临流思濯足,望远一登楼。
粳稻三年计,芙蓉万顷秋。
天涯双屐齿,莫忘草堂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游玩时光,伴随着钟声,心中涌起对旧游的思念。在清澈的流水边,诗人思考着脚下的旅途,向远方的高楼眺望。三年的稻谷丰收,万顷的芙蓉在秋天绽放,展现了丰收的景象。即使身在天涯,也不要忘记那幽静的草堂。

注释:

  • 略彴:指山路崎岖的样子。
  • 依兰若:依傍着兰花生长的景象,描绘出一种自然的美。
  • 钟声话旧游:钟声响起,让诗人想起过去的游玩经历。
  • 临流思濯足:在水边思索,想要洗脚,象征着一种放松和享受自然的心态。
  • 粳稻:一种稻米,象征着丰收。
  • 芙蓉:指荷花,常用于比喻美丽的女子或美好的事物。
  • 天涯双屐齿:指诗人远行的鞋子,象征着远方的旅途。
  • 草堂:指隐居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之振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吴之振隐居于庐山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庐山的风景如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开头的“略彴依兰若”便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描绘了山路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紧接着的“钟声话旧游”则将情感引向了思念,钟声的响起似乎唤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在流水边的思考,象征着一种对生活的沉淀与反思,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珍视。

“粳稻三年计,芙蓉万顷秋”则通过对丰收和美丽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富饶与生机。最后一句“天涯双屐齿,莫忘草堂幽”,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升华至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执着,强调了即使身在远方,也要铭记那份归属感与宁静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在音韵和意象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充分展现了吴之振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略彴依兰若:描绘山路曲折,象征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美丽。
  2. 钟声话旧游:引入思念之情,钟声让人回忆起往昔游玩的快乐时光。
  3. 临流思濯足:在流水边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放松的状态。
  4. 望远一登楼:向远方眺望,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5. 粳稻三年计:丰收的期盼,反映出劳动的成果和生活的富足。
  6. 芙蓉万顷秋:自然之美,展现出秋天的丰盈和美丽。
  7. 天涯双屐齿:远行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8. 莫忘草堂幽: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归属,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对仗:如“粳稻三年计,芙蓉万顷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草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归属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自然美,代表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召唤。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思考的空间。
  • 粳稻:象征丰收与希望。
  • 芙蓉:象征美丽与生机。
  • 草堂: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钟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2. “天涯双屐齿”中的双屐象征什么? A. 旅行 B. 归属 C. 劳动

  3. 诗中提到的“草堂”代表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忧愁 B. 宁静 C. 忘却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吴之振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吴之振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王维则多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之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