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清明》

时间: 2024-09-19 20:50:49

禁烟时节花飞絮,又一点分来宫炬。

冶春心事低迷处,豆蔻梢头风雨。

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

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禁烟时节花飞絮,又一点分来宫炬。
冶春心事低迷处,豆蔻梢头风雨。
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
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

白话文翻译:

在禁烟的时节,花瓣随风飘荡,像是又一缕微光从宫灯中透出。
春天的心事在低迷的时刻,像豆蔻树梢上迎来的风雨。
暖红的帘幕渐渐挪动,踏青的箫声和鼓声也显得闲适。
黄莺和燕子都来诉说心事,却无计可施,把她托付给谁。

注释:

  • 禁烟:指禁制烟火,可能暗指清明时节的禁忌。
  • 飞絮:指飘落的花絮,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宫炬:古代宫中使用的灯火,象征温暖的光辉。
  • 冶春心事:指春天的情感和思绪,冶有美化、修饰之意。
  • 豆蔻:指豆蔻树,象征青春和美好。
  • 莺莺燕燕:指黄莺和燕子,常常象征春天的生机。
  • 无计将伊分付:表达无奈与困惑,无法将情感寄托给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鼎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词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杏花天 清明》作于清明时节,这一节气不仅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在这一时刻,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情感的思索与无奈。

诗歌鉴赏:

《杏花天 清明》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人们在清明时节的复杂情感。首先,诗人通过“禁烟时节花飞絮”引入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情交融的氛围。接着,诗中提到“冶春心事低迷处”,表现了内心的迷茫和对春天感情的渴望。豆蔻树上的风雨象征着青春的脆弱和情感的复杂。

在之后的几句中,诗人逐渐转向对春日活动的描绘,暖红的帘幕和悠闲的踏青声响,仿佛将人们的心情带入一种轻松的状态。然而,这种轻松又很快被“莺莺燕燕都来诉”的情感所打破,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困惑,仿佛无论春光多美,内心的情感依然难以寄托。

整首诗在春日的美丽与内心的纠结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禁烟时节花飞絮:在禁烟的时节,花瓣随风飘落,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2. 又一点分来宫炬:微光透出,暗含温暖与希望。
  3. 冶春心事低迷处:春日的情感在低迷中徘徊,暗示着内心的不安。
  4. 豆蔻梢头风雨:豆蔻树上的风雨,象征青春的脆弱与变化。
  5. 渐移了暖红帘幕:暖红的帘幕逐渐挪动,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6. 又闲了踏青箫鼓:春游的悠闲与轻松,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7. 莺莺燕燕都来诉:黄莺和燕子诉说着春天的情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8. 无计将伊分付:内心的情感难以寄托,表现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飞絮”比喻春天的短暂与美丽。
  • 拟人:莺莺燕燕的诉说,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美好。
  • 飞絮:象征春天的短暂和脆弱。
  • 莺莺燕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禁烟时节”是指哪个季节?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 D. 秋天
  2. “豆蔻”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青春
    • C. 悲伤
    • D. 温暖
  3. 诗中“无计将伊分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B. 春天
  2. B. 青春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明日赋诗》:同样描绘清明时节的情感。
  • 杜甫的《春望》:表达春天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与人间情感,但更加欢快。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春天的背景下探讨离别与情感,情感更加浓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