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酒泉子
作者: 韦庄 〔唐代〕
原文展示:
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绿云欹,金枕腻,画屏深。
子规啼破相思梦,曙色东方才动。
柳烟轻,花露重,思难任。
白话文翻译:
月亮已经落下,星星也沉静了,楼上的美人还在春夜的梦中沉睡。
绿云倾斜,金色的枕头湿润,画屏深处宁静。
杜鹃鸟啼叫打破了我的相思梦,东方的曙光才刚刚开始亮起。
柳烟轻柔,花露沉重,思念的情感难以自已。
注释:
- 月落星沉:形容夜晚已深,月亮和星星都消失了。
- 美人春睡:美人正沉浸在春天的梦境中。
- 绿云欹:形容绿云倾斜,形象描绘了梦境的轻柔。
- 金枕腻:指金色的枕头上沾满了汗水,表现出春夜的温暖。
- 子规啼:子规是杜鹃,啼叫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
- 柳烟轻,花露重:柳树的烟雾轻盈,而花上的露水则显得沉重,传达出思念的沉重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庄,字子华,唐代词人,生于公元836年,卒于910年。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现女性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处于情感低谷之时,表达了对爱人深切思念的情感。唐代的社会环境开放,文化繁荣,但个体的情感常常夹杂着孤独与思念。
诗歌鉴赏:
《酒泉子》在韦庄的词作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全词通过夜晚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美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开篇的“月落星沉”即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思念。接着,词人描绘了美人在梦中的样子,画面温柔而又惆怅,似乎在暗示美人的身影让他无法自拔。
而“子规啼破相思梦”则通过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思念的无情与打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张力。最后两句“柳烟轻,花露重”,将思念的轻重对比,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画面细腻,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月落星沉”:描绘夜晚的宁静,暗示时间的流逝。
- “楼上美人春睡”:美人沉睡在春夜,暗示对其的思念。
- “绿云欹,金枕腻”:营造出温馨的梦境。
- “子规啼破相思梦”:杜鹃的啼鸣打破了梦境,象征着思念的痛苦。
- “曙色东方才动”:曙光初现,象征着新的开始,但也是思念的延续。
- “柳烟轻,花露重”:描绘思念的轻重,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绿云欹”使用了拟人化手法,赋予云彩以情感。
- 对仗:“柳烟轻,花露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孤独,展现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思念时的情感波动,体现了唐代词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深远。
- 美人:代表着思念的对象,寄托了词人的情感。
- 子规:象征着相思的痛苦与无情。
- 柳烟与花露:对比思念的轻重,表现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月落星沉”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清晨
- B. 夜晚
- C. 黄昏
- D. 中午
-
“子规啼破相思梦”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酒
- D. 一种水
-
整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孤独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 韦庄的《酒泉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但韦庄的词更注重情景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强调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词曲选》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酒泉子》的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