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族交飞日月昏,就中造休尚堪论。
景云峰起龙城裹,犹为遗黎忆太原。
白话文翻译:
五个民族的交融让日月都显得昏暗,在其中建立的安宁还值得讨论。景云峰屹立在龙城之中,至今仍让遗民怀念太原。
注释:
- 五族:指的是北魏时期的五个主要民族,包括汉、鲜卑、羯、氐、羌等。
- 交飞:交融、交错。
- 日月昏:形容政局动荡,日月无光,象征社会的黑暗。
- 造休:建立的安宁、休养生息。
- 景云峰:指山名,象征自然的雄伟。
- 龙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象征着政治和历史的重心。
- 遗黎:遗留下来的百姓,指那些受到历史变迁影响的人。
- 忆太原:怀念太原,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主要以咏史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历史变迁和社会现象,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历史场景,表达对民族融合与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咏史下·慕容恪》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对五族交融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进行深刻的反思。诗的开头以“日月昏”来形容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黑暗,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残酷。诗人提到“造休尚堪论”,表达了对安宁社会的渴望和对历史现状的思考,似乎在探讨如何在动荡中寻求安宁。
后两句“景云峰起龙城裹,犹为遗黎忆太原”则通过具体的地理意象,联系到历史的延续与变迁。景云峰作为自然的象征,巍峨屹立,仿佛在提醒人们历史的沉重与不屈,而龙城则是象征着繁华和辉煌的过去。遗民对太原的怀念,透露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历史的追忆,反映出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历史变迁面前的无奈与思考,极具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族交飞日月昏:描述五个民族的交融,造成社会动荡,象征着历史的黑暗期。
- 就中造休尚堪论:在这样的动荡中,建立安宁的可能性仍然值得探讨。
- 景云峰起龙城裹:描绘自然的雄伟,景云峰在龙城的包围中屹立,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 犹为遗黎忆太原:遗民对太原的怀念,表现出对故土的深情与对昔日繁荣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月昏暗比作社会的动荡,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地名和自然景象传达深刻的历史和人文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民族交融与历史变迁带来的动荡,表现了对安宁社会的渴望以及对故土的深切怀念。诗中情感真挚,历史感厚重,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族:象征着多元文化与历史的交融。
- 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 景云峰: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历史的永恒。
- 龙城:象征着繁华的历史与文化的中心。
- 太原:象征着故土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五族交飞”指的是哪五个民族? A. 汉、满、蒙、藏、维
B. 汉、鲜卑、羯、氐、羌
C. 汉、越、吴、楚、齐
D. 汉、唐、宋、元、明 -
诗中提到的“景云峰”象征什么? A. 动荡的历史
B. 自然的雄伟与历史的沉重
C. 民族的团结
D. 安定的未来 -
“忆太原”中的“太原”是什么的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繁荣与故土的怀念
C. 政治的中心
D. 战争的记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描绘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情感深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词,表达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夜泊牛津》:杜甫的作品,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命运,情感也同样深刻。
这两首诗与《咏史下·慕容恪》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皆蕴含着对历史与故土的思考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