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县浮山神庙》

时间: 2025-01-10 22:54:32

一郡皆传此庙灵,庙前松桂古今青。

山曾尧代浮洪水,

地有唐臣奠绿醽。

绕坐香风吹宝盖,傍檐烟雨湿岩扃。

为霖自可成农岁,何用兴师远伐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郡皆传此庙灵,庙前松桂古今青。
山曾尧代浮洪水,地有唐臣奠绿醽。
绕坐香风吹宝盖,傍檐烟雨湿岩扃。
为霖自可成农岁,何用兴师远伐邢。

白话文翻译:

整个地区都传颂着这座庙宇的神灵,庙前的松树和桂花历经古今依然苍翠。
这座山曾在尧代经历过洪水,土地上有唐朝的臣子奠基了丰盛的绿酒。
香风环绕,吹拂着宝盖,屋檐旁的烟雨湿润了岩石的门扉。
只要降下雨水就能成就丰收的农岁,何必远征去攻打邢国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一个行政区域。
  • :神灵,指庙宇供奉的神明。
  • 松桂:松树和桂花,象征长青和吉祥。
  • 尧代:指中国传说中的尧帝时期,象征古代的和平。
  • 浮洪水:指曾经的洪水泛滥。
  • 唐臣:指唐朝的官员或士人。
  • 绿醽:指绿色的美酒,象征丰收。
  • 香风:指香气四溢的风。
  • 宝盖:庙宇、神灵的象征。
  • :指连绵不断的雨。
  • 兴师:指动用兵力、发起战争。

典故解析:

  • 尧代:尧是中国古代五帝之一,以德治国,象征理想的政治状态。
  • 唐臣奠绿醽:暗指唐代的繁荣与丰收,强调了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号梦得,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晚唐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风清丽,情感细腻,尤其以词作闻名,创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末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通过描写庙宇和自然景观,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及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庙”作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以及对人间生活的思考。开篇便提到“庙灵”,由此引出庙前的松桂,象征着自然的常青与生命的延续。诗中提到的“尧代浮洪水”,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映射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接着描绘了香风和烟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使人沉醉其中。最后一句“何用兴师远伐邢”,更是点明了诗人的中心思想,反对不必要的战争,强调了自然雨水的珍贵与农业的重要性。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清新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郡皆传此庙灵:强调庙宇的影响力,神灵的力量被广泛传颂。
  2. 庙前松桂古今青:描绘庙前的松树和桂花,象征生命的延续。
  3. 山曾尧代浮洪水:回顾历史,提及尧帝时期的洪水,暗示自然的变迁。
  4. 地有唐臣奠绿醽:强调唐朝时期的丰收与繁荣,象征历史的传承。
  5. 绕坐香风吹宝盖:描绘庙宇四周的宁静与香气,营造出神圣的氛围。
  6. 傍檐烟雨湿岩扃:表现出细雨滋润岩石,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7. 为霖自可成农岁:表达只要有雨水,就能丰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8. 何用兴师远伐邢:质疑发动战争的必要性,强调和平的可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风吹宝盖,烟雨湿岩扃”,展现了对称美。
  • 比喻:将庙宇与自然景象结合,寓意深刻。
  • 排比:通过多种景象的描绘,增强诗的层次感与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庙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战争的反思,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信仰与精神寄托。
  • 松桂:象征长青与繁荣,寓意吉祥。
  • 香风:象征宁静与祥和的氛围。
  • 烟雨:象征自然的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 :象征丰收,是农业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庙灵”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神灵的影响
    • C. 人民的信仰
    • D. 历史的遗迹
  2. “何用兴师远伐邢”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支持战争
    • B. 反对战争
    • C. 赞美和平
    • D. 论述历史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韦庄的《耒阳县浮山神庙》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悟,但韦庄更偏重于对庙宇的描绘和对和平的呼唤,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的渺小,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韦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