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楼深处鏁云烟,一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白话文翻译:
在凤楼的深处,云烟被锁住,一锁就是百年。痛惜汾阴西祀之后,翠华宫辜负了上阳天的美景。
注释:
- 凤楼:指宫中的高楼。
- 鏁云烟:比喻宫中的繁华景象被锁住,不再显现。
- 汾阴西祀:指在汾阴进行的西祀仪式,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重要活动。
- 翠华:指翠华宫,宫殿名。
- 上阳天:指上阳宫所在的天空,这里代指上阳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是邵雍在天津感事二十六首中的一首,反映了作者对宫廷变迁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游览或居住在天津时所作,通过对宫廷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凤楼”、“云烟”、“汾阴西祀”、“翠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宫廷历史的画卷。首句“凤楼深处鏁云烟”,以“鏁云烟”形象地表达了宫廷繁华的消逝,而“一鏁云烟又百年”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后两句“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则表达了对过去宫廷盛事的怀念和对现实宫廷衰落的痛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宫廷历史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凤楼”和“鏁云烟”的意象,描绘了宫廷的繁华景象被锁住的情景,暗示了宫廷的衰落。
- 第二句:“一鏁云烟又百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增加了诗歌的沧桑感。
- 第三句:“痛惜汾阴西祀后”,表达了对过去宫廷盛事的怀念。
- 第四句:“翠华辜负上阳天”,则表达了对现实宫廷衰落的痛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鏁云烟”比喻宫廷的繁华景象被锁住。
- 拟人:“翠华辜负上阳天”中的“辜负”赋予了翠华宫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历史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凤楼:象征宫廷的高贵和繁华。
- 云烟:象征宫廷的繁华景象。
- 汾阴西祀:象征宫廷的重要仪式和盛事。
- 翠华:象征宫廷的美丽和辉煌。
- 上阳天:象征宫廷的美好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凤楼”指的是什么? A. 宫中的高楼 B. 民间的楼阁 C. 山中的楼阁 D. 海边的楼阁
-
“鏁云烟”在诗中的含义是什么? A. 云烟缭绕 B. 云烟被锁住 C. 云烟消散 D. 云烟升腾
-
诗中的“汾阴西祀”指的是什么? A. 民间的祭祀 B. 宫廷的祭祀 C. 山中的祭祀 D. 海边的祭祀
-
“翠华辜负上阳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邵雍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而邵雍的诗则通过对宫廷历史的回顾来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邵雍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邵雍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