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人事已默定,世情曾久谙。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居住了八九年,真正投缘的朋友只有两三个。我们相遇时都已白发苍苍,常常坐在一起畅谈清雅之事。人事的安排已经默默确定,世间的情理也早已深谙。喝酒时不要互相逼迫,慢慢享受那微醺的愉悦。
注释:
- 居洛:指居住在洛阳。
- 投心:指交心,即真正投缘的朋友。
- 白首:指头发变白,代指年老。
- 清谈:指谈论高雅、不涉及世俗之事的话题。
- 默定:默默地确定,指事情已经安排好。
- 久谙:长时间熟悉,指对世情有深刻的理解。
- 醺酣:指微醺的状态,形容饮酒后的愉悦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哲理思考,风格淡泊宁静。这首诗反映了他在洛阳的生活状态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邵雍在洛阳居住多年,与几位知己好友相交甚深。这首诗描绘了他与老友相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淡泊的意境,展现了邵雍在洛阳的隐逸生活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突出了友情的珍贵。“相逢各白首,共坐多清谈”则进一步描绘了与老友相聚的温馨场景,清谈之中透露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酒行勿相逼,徐得奉醺酣”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和对微醺状态的享受,整体上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居洛八九载”:诗人居住在洛阳已有八九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投心唯二三”:真正投缘的朋友只有两三个,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 “相逢各白首”:相遇时都已白发苍苍,强调了岁月的变迁。
- “共坐多清谈”:常常坐在一起畅谈清雅之事,展现了与友人的精神交流。
- “人事已默定”:人事的安排已经默默确定,表达了对世事的洞察。
- “世情曾久谙”:对世间的情理有深刻的理解,体现了诗人的智慧。
- “酒行勿相逼”:喝酒时不要互相逼迫,强调了从容的生活态度。
- “徐得奉醺酣”:慢慢享受那微醺的愉悦,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居洛八九载,投心唯二三”中的“八九”与“二三”形成对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
- 拟人:如“人事已默定”中的“默定”赋予人事以人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与老友相聚的场景,诗人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白首”:象征着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老去。
- “清谈”:象征着高雅的精神交流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 “醺酣”:象征着微醺的愉悦和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投心唯二三”中的“二三”指的是什么? A. 时间 B. 朋友数量 C. 地点 D. 年龄
- “相逢各白首”中的“白首”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老去 C. 健康 D. 财富
- “酒行勿相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急躁 B. 从容 C. 消极 D. 贪婪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饮酒》: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邵雍的《闲吟四首 其三》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但邵雍的诗更注重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邵雍诗集》:详细收录了邵雍的诗作,包括《闲吟四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