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得胜乐》
时间: 2025-08-11 10:4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得胜乐
春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
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
夏酷暑天,葵榴发。
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
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秋玉露冷,蛩吟砌。
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
陶元亮醉在东篱。
冬密布云,初交腊。
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
胆瓶内温水浸梅花。
又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
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
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
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
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白话文翻译:
春天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王孙公子们在一起玩乐。
喝醉酒后,衣袖湿透,花簪压低了帽檐。
夏天炎热,向日葵和石榴盛开。
十里荷花香气四溢,兰舟斜靠在垂杨树下。
只想在凉亭里铺开竹席,解开衣襟,散发长发。
秋天露水凉,蟋蟀在台阶上吟唱。
听着落叶在西风中飘落,寒雁在天空高声鸣叫。
陶渊明在东篱醉酒。
冬天云层密布,腊月初交。
正适合去扫雪、煮茶,喝羊羔酒更添风味。
温水浸梅花的瓶子里。
又独自入睡,难以成梦,醒来时怀中空空。
裙子宽大,玉腕上的镯子松动。
独自走在路上,走了千遭万遭。
是否愿意快点传递消息,别等到天明才让担阁送来。
红日西下,遥远的天空暮色降临,老树上寒鸦成群。
我为何频繁打扮自己,怕有新的雁儿寄来书信。
红日西沉,残霞映照,秋水与长天一色。
寒雁在天外鸣叫,怎么不带个字儿来?
注释:
- 王孙公子:指的是贵族子弟,寓意享乐的生活。
- 醉酒淹衫袖湿:形容饮酒过度,衣袖被酒湿透。
- 兰舟斜缆:指小船斜靠在岸边,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 陶元亮:指陶渊明,隐士,代表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向往。
- 寒雁:冬天迁徙的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朴(约1226年-约1306年),元代杂剧作家、诗人,擅长诗词与戏曲,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以描写生活日常和自然景色著称。
创作背景:本词反映了四季变换中的人情世态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双调得胜乐》是一首描绘四季变化与人情冷暖的词作。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自然的美丽。春天的温暖与欢愉,夏日的清凉与惬意,秋天的沉思与离愁,冬季的孤寂与思念,层层递进,情感丰富。
在春季,诗人描绘了王孙公子们的游乐,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欢乐。而当夏季来临,描写了荷花的香气与岸边的悠闲,突出了一种清爽的意境。秋天则转向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落叶与寒雁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离愁。最后,冬天的描写充满了孤独感,诗人提到独自睡觉,梦中抱空,显示了内心的空虚与惆怅。
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既有自然景色的美,又有情感的深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诗中情感真挚,语言优雅,体现了白朴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丽日迟:春天明媚的阳光迟迟不去,描绘了温暖的气候。
- 醉酒淹衫袖湿:因饮酒而使衣袖湿透,表现出醉意。
- 夏酷暑天:炎热的夏日,给人一种炙热的感觉。
- 喷鼻香十里荷花:荷花的香气四溢,展现夏日的生机。
- 秋玉露冷:秋天的露水变得寒冷,带来一丝清凉。
- 冬密布云:冬天的天空多云,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雁儿呀呀的天外”,用寒雁比喻思念的情绪。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四季的变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孙公子:象征着青春与享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寒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雪与梅花:象征冬季的孤独与清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孙公子”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 A. 贵族子弟
- B. 贫穷农民
- C. 隐士
-
在夏季的描写中,诗人提到的“兰舟”指的是什么?
- A. 小船
- B. 大船
- C. 渔船
-
诗中“寒雁儿”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离别与思念
- C. 富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白朴的这首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白朴更注重四季的变化与人情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白朴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