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劝郎莫饮黄支犀,劝郎莫听花冠鸡。
闻琴桥东海月上,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
白话文翻译:
劝你不要饮用黄支犀酒,劝你不要听那花冠鸡的鸣叫。
在琴桥东边,海上的月亮升起;在乌夜村旁,乌鸦开始啼叫。
注释:
- 黄支犀:一种酒,可能是指某种特制的美酒,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
- 花冠鸡:花冠鸡是指一种特定的鸡,可能以鸣叫声而闻名,象征着喧闹和不安。
- 琴桥:指的是一座桥,可能与音乐或文人雅集有关。
- 乌夜村:乌夜村可能是一个村名,乌鸦的啼叫增添了夜晚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佩弦,号惭愧,清代诗人、词人。朱彝尊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于词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诗中通过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饮酒和喧闹生活的抵触,同时又揭示了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鸳鸯湖棹歌之七十一》以劝诫的口吻开篇,劝郎不要饮黄支犀酒和听花冠鸡的鸣叫,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警惕与不满。饮酒可能会导致迷失自我,而花冠鸡的鸣叫则象征着生活中的杂音和烦扰。接着,诗人转向自然的景象,描绘了琴桥东边的海月升起和乌夜村边乌鸦的啼叫。这一转变,既是对外界喧嚣的反思,又是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海月的升起象征着美好的希望,而乌鸦的啼叫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孤寂与思索。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交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呼唤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劝郎莫饮黄支犀:劝说对方不要饮酒,暗示饮酒的危害。
- 劝郎莫听花冠鸡:同样劝诫对方远离喧闹,象征生活的烦扰。
- 闻琴桥东海月上:描绘自然景象,海月升起,暗含美好与宁静。
- 乌夜村边开始乌末啼:乌鸦的叫声增添了夜的氛围,反映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劝郎莫饮”和“劝郎莫听”形成对仗,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
- 意象:海月和乌鸦分别象征着美好和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劝诫与描绘,表达了对浮华生活的反思,呼唤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 黄支犀:象征着奢华与迷失。
- 花冠鸡:象征着喧嚣与烦扰。
- 海月:象征着宁静与希望。
-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劝郎莫饮黄支犀”中的“黄支犀”指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答案:A -
诗中“琴桥东”出现了什么自然现象? A. 太阳升起
B. 月亮升起
C. 星星闪烁
答案:B -
诗的基调是? A. 热闹
B. 寂静
C. 忧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对,朱彝尊在此诗中更强调对浮华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酒的豪放与人生的豁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李白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朱彝尊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