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晋安亭》

时间: 2025-04-27 05:52:40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

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生枝。

旧石开红藓,新河覆绿池。

孤猿稍断绝,宿鸟复参差。

泛滟月华晓,裴回星鬓垂。

今日删书客,凄惶君讵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晋安亭
作者: 卢照邻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
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生枝。
旧石开红藓,新河覆绿池。
孤猿稍断绝,宿鸟复参差。
泛滟月华晓,裴回星鬓垂。
今日删书客,凄惶君讵知。

白话文翻译:

听说这里有美妙的音乐,雕凿的景致真是奇特。
游人们都想来一睹风采,临近游玩时竟然忘却了疲惫。
窗外傍晚的树叶在卷曲,屋檐下古老的枝条安卧。
旧石头上开满了红色的苔藓,新河流淌在绿色的池塘上。
孤猿的叫声渐渐消失,栖息的鸟儿却又显得参差不齐。
月光泛滥在清晨,星星的光辉依然垂落在鬓发上。
今天来这里的书生,心中凄凉,你又怎会知道呢?

注释:

  • 弦歌地:指有音乐声的地方,弦乐的地方。
  • 穿凿:雕凿、开凿,形容景致的奇特与人工的精巧。
  • 试一览:意为尝试观赏。
  • 临玩:意为临近游玩。
  • 卷叶:指树叶在傍晚时分卷曲的状态。
  • :苔藓,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小植物。
  • 泛滟:水波荡漾,形容月光照耀水面。
  • 删书客:指读书人或书生,暗指作者自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7年-约740年),字景山,号逸少,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风格清新,内容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宿晋安亭》创作于卢照邻仕途未得志之时,诗人游历于晋安亭,感受到景致的美丽与游人欢愉的氛围,但内心却隐含着对生活的惆怅与无奈。

诗歌鉴赏:

《宿晋安亭》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前半部分通过对亭内外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以“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开篇,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展现出诗人在此地欣赏美景的愉悦。而“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则表现了诗人与游人们共同享受此地之美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共鸣。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内心的情感,描绘了孤猿的叫声和宿鸟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泛滟月华晓,裴回星鬓垂”描绘了清晨宁静的美景,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今日删书客,凄惶君讵知”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书生自喻,感叹他人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听说这里有美妙的音乐,雕凿的景致非常奇特。
  • 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游人们尝试观赏这里的美景,游玩时竟让人忘却了疲惫。
  • 窗横暮卷叶,檐卧古生枝:窗外的树叶向晚时卷曲,屋檐下古老的树枝安静地卧着。
  • 旧石开红藓,新河覆绿池:旧石头上开满了红色苔藓,新河流淌在绿色的池塘上。
  • 孤猿稍断绝,宿鸟复参差:孤猿的叫声渐渐消失,栖息的鸟儿却显得参差不齐。
  • 泛滟月华晓,裴回星鬓垂:月光在清晨泛滥,星星的光辉依然垂落在鬓发上。
  • 今日删书客,凄惶君讵知:今天来这里的书生,心中凄凉,你又怎会知道呢?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泛滟月华晓”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水面,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拟人:如“孤猿稍断绝,宿鸟复参差”,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如“旧石开红藓,新河覆绿池”,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孤独心境的反思,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形成了一种美与哀愁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弦歌:象征着音乐与欢乐。
  • 孤猿:代表孤独与寂寞的象征。
  • 月华:象征宁静与美好,带有一种超然的感觉。
  • 红藓与绿池: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猿”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自由

  2. “今日删书客”中的“删书”具体指的是什么? A. 读书
    B. 写作
    C. 抛弃书本

  3. 诗中提到的“新河覆绿池”形象描绘了什么? A. 河流与池塘的景象
    B. 秋天的落叶
    C. 人们的欢声笑语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宿晋安亭》与王维的《鹿柴》都有着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宿晋安亭》更突出游人的欢乐与诗人的孤独感,而《鹿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安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互为映衬,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