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时间: 2025-01-10 22:03:57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

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
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圣明的皇帝和他的明堂(朝堂)。明堂的建筑左右对称,上面是圆形的,下面是方形的,象征着天地的和谐。这里调和了风雨,建立了阴阳的制度。四周的窗户开得很大,房间分布得很合理。南面通向夏天的炎热,西面则可以看到秋天的霜降。天子亲自主持政事,所有的珍宝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注释:

  • 穆穆:形容声势宏伟,庄重的样子。
  • 圣皇:指明智的皇帝。
  • 雍雍:形容气氛和谐。
  • 明堂: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
  • 平墄:左边是平地,右边是墄地,象征着均衡。
  • 阴阳:古代哲学思想,表示对立统一的关系。
  • 四窗八达:窗户多而通透,象征开放和明亮。
  • 五室九房:房间布局合理,象征着治理的有序。
  • 南通夏火:南方的热气,象征着生机。
  • 西瞰秋霜:西方的寒霜,象征着收获。
  • 天子临御:天子亲自治理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40年-约703年),字德施,号秋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和古风。

创作背景:
《中和乐九章》是卢照邻在唐朝盛世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的局面。诗中描绘的明堂形象,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中和乐九章》通过对明堂和皇帝的描写,展现了盛唐时期政治的安定与繁荣。诗的开头以“穆穆圣皇,雍雍明堂”引入,奠定了宏伟而和谐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描述,表现出当时政治的理性与科学,左平右墄的布局象征着左右的和谐,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中提到的“调均风雨,制度阴阳”,不仅显示了对自然的尊重,也暗示了皇权的责任所在。四窗八达、五室九房的描绘,体现了明堂的开放与包容,反映了理想政治的透明与公正。南通夏火、西瞰秋霜的意象,巧妙地将季节变化与治国理政相结合,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收获。

最后一句“天子临御,万玉锵锵”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皇帝亲自统治,象征着权威与财富的交织,展现了盛唐的辉煌。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理想国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描述了皇帝庄重而威严的形象,明堂则象征着礼仪和权力的中心。

  2. 左平右墄,上圆下方。
    建筑对称,体现了阴阳和谐的哲学思想。

  3. 调均风雨,制度阴阳。
    表达了皇帝调和自然和社会的职责,强调了治理的智慧。

  4. 四窗八达,五室九房。
    房间的布局合理,象征着明政与透明。

  5.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南方的热气与西方的寒霜,体现了自然与人事的交融。

  6. 天子临御,万玉锵锵。
    描绘了皇帝亲临其境的景象,彰显权威与繁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左平右墄,上圆下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皇帝和明堂比作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治理的智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礼治与和谐,表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与统一。


意象分析:

  • 明堂:象征政治权力与礼仪的中心。
  • 阴阳:代表宇宙的和谐,治理的智慧。
  • 四窗八达:象征开放与透明的政治。
  • 夏火与秋霜:表现自然的变化与国家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穆穆圣皇”中的“穆穆”形容了什么? A. 壮丽
    B. 安静
    C. 庄重

  2. “左平右墄”象征什么? A. 不平衡
    B. 和谐
    C. 纷争

  3. 诗中提到的“天子临御”意味着什么? A. 皇帝不在
    B. 皇帝亲自治理国家
    C. 皇帝在休息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卢照邻的诗更注重对政治与社会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观和个体情感的抒发。卢照邻的作品体现了盛唐的礼治精神,而李白则反映了个体自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