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

时间: 2025-01-26 02:24:29

五月江南樱笋残,疏花吹尽绿漫漫。

雨来恰及梅黄候,春去犹余麦秀寒。

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

美人何处经时别,满耳新蝉独倚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月江南樱笋残,疏花吹尽绿漫漫。雨来恰及梅黄候,春去犹余麦秀寒。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美人何处经时别,满耳新蝉独倚阑。

白话文翻译:

五月江南,樱花和竹笋已经凋残,稀疏的花朵被风吹尽,绿意盎然。雨水恰好在梅子变黄的时候到来,春天离去,麦田依然带着寒意。白日里,茅屋幽深而静谧,野外的情趣萧散,穿着宽松的苎麻袍。美人在何处,已经分别许久,满耳都是新蝉的鸣叫,独自倚在栏杆上。

注释:

  • 樱笋残:樱花和竹笋凋残。
  • 疏花吹尽:稀疏的花朵被风吹尽。
  • 梅黄候:梅子变黄的时候,即梅雨季节。
  • 麦秀寒:麦田依然带着寒意。
  • 苎袍宽:穿着宽松的苎麻袍。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江南五月景色和诗人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五月春末夏初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美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五月为背景,通过描绘樱花和竹笋的凋残、绿意的盎然、梅雨的到来、麦田的寒意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春去夏来的时节感。诗中“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一句,通过对茅屋静谧和苎袍宽松的描写,传达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而“美人何处经时别,满耳新蝉独倚阑”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蝉鸣声中独自倚栏的孤寂情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文徵明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月江南樱笋残:五月江南,樱花和竹笋已经凋残,暗示春光的逝去。
  2. 疏花吹尽绿漫漫:稀疏的花朵被风吹尽,绿意盎然,描绘出春末夏初的景象。
  3. 雨来恰及梅黄候:雨水恰好在梅子变黄的时候到来,即梅雨季节。
  4. 春去犹余麦秀寒:春天离去,麦田依然带着寒意,表达对春光的怀念。
  5. 白日幽深茅屋静:白日里,茅屋幽深而静谧,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6. 野情萧散苎袍宽:野外的情趣萧散,穿着宽松的苎麻袍,展现闲适的生活态度。
  7. 美人何处经时别:美人在何处,已经分别许久,表达对远方美人的思念。
  8. 满耳新蝉独倚阑:满耳都是新蝉的鸣叫,独自倚在栏杆上,抒发孤寂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疏花吹尽”中的“吹尽”赋予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五月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怀念和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蝉鸣声中独自倚栏的孤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笋残:樱花和竹笋凋残,象征春光的逝去。
  • 绿漫漫:绿意盎然,描绘春末夏初的景象。
  • 梅黄候:梅子变黄的时候,即梅雨季节,象征时节的变迁。
  • 麦秀寒:麦田依然带着寒意,表达对春光的怀念。
  • 新蝉:新蝉的鸣叫,象征夏日的到来和诗人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樱笋残”指的是什么? A. 樱花和竹笋凋残 B. 樱花和竹笋盛开 C. 樱花和竹笋成熟 D. 樱花和竹笋枯萎

  2. “梅黄候”指的是什么时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美人何处经时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思念 D. 厌恶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文徵明《江南春》:同样描绘江南春景,表达对春光的喜爱。
  • 杜甫《春望》:描绘春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文徵明《夏意》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春景,但文徵明表达的是对春光的怀念和对美人的思念,而杜甫则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诗集》:收录文徵明的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