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

时间: 2025-01-11 07:59:41

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

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

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

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狐裘
作者: 徐渭 〔明代〕

狐裘赊去止三金,大海投鱼两岁沈。
鹰马趁风嫌未急,檐阶负日苦长阴。
歌闻未必如金石,肘见真应捉领襟。
犹喜雪宵看信国,发冲冠顶汗淋淋。

白话文翻译:

这件狐裘借出去却只值三两黄金,像大海投放鱼饵却沉没了两年。
鹰和马在风中追逐,却是不急于一时,屋檐下的台阶在阳光下却总是阴沉。
歌声传来未必能像金石那样坚固,肘部所见的真相应该抓住衣襟。
我依然喜欢在雪夜里观看信国,头发凌乱地冲冠,汗水淋漓。

注释:

字词注释:

  • 狐裘:指狐狸皮做的裘衣,象征奢华和财富。
  • 三金:古代金钱单位,三金指三两黄金。
  • 大海投鱼:比喻付出后得不到回报。
  • 鹰马:指鹰和马,象征迅速与追求。
  • 檐阶:屋檐下的台阶,常常是阴暗之地。
  • 歌闻:指听到的歌声。
  • 金石:比喻坚固的东西,常用来形容信念和情感的坚定。

典故解析:

  • 信国:可能指信国公,或为信仰的象征,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狂放、豪迈见长,作品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的思考。诗中通过狐裘和歌声的描写,表达了对财富与名声的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狐裘》一诗透过对狐裘的借贷和对歌声的反思,展现了徐渭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两句以狐裘和大海投鱼的比喻,指出奢华的代价和付出后的虚无,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鹰马在风中追逐的无穷追求,以及檐阶的阴暗,暗示了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与失落。后两句表达了对歌声的怀疑和对真相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最后一句则回归到个人情感,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在雪夜中寻找信仰与希望。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巧妙,内容上也反映了徐渭复杂的情感世界,足见其文学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狐裘赊去止三金:借来的狐裘价值不高,暗示物质的奢华和财富的流逝。
  • 大海投鱼两岁沈:比喻付出的努力和资源未能获得回报,体现人生的无奈。
  • 鹰马趁风嫌未急:描绘追求的急迫感,也暗示在追逐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 檐阶负日苦长阴:屋檐下的阴影,象征着无奈和压抑的心情。
  • 歌闻未必如金石:对歌声的怀疑,意味着对表面现象的不信任。
  • 肘见真应捉领襟:强调真实和真相的重要性,鼓励直面生活的挑战。
  • 犹喜雪宵看信国:尽管面临困境,诗人仍能在雪夜中找到希望。
  • 发冲冠顶汗淋淋:表现出诗人的激情与努力,传达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狐裘、大海投鱼等比喻,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鹰马的描写赋予了动物以人类的情感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财富、名声的思考,强调对真实与内心情感的追求,展现了徐渭作为一个文人面对社会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狐裘:象征奢华与财富的空虚。
  • 大海:象征广阔与无边的努力。
  • 鹰马:象征追求与渴望的精神。
  • 雪宵: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狐裘”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知识
  2. “鹰马趁风嫌未急” 中的“鹰马”指的是什么?

    • A. 动物
    • B. 追求与努力
    • C. 诗歌
  3. 诗中提到的“歌闻未必如金石”表达了什么?

    • A. 对名声的认可
    • B. 对表面现象的不信任
    • C. 对音乐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徐渭的《狐裘》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物质与追求的反思,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离别与友情的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但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析《狐裘》这首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深刻的意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