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0 22:34:31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白话文翻译

听说在桥东的地方,有位高人曾经隐居于此。
养生应该有其道理,而我寻求的却没有任何书本可以查阅。
我喜欢救助那些被粘住的丝蝶,却又让水中的鱼儿受到惊吓。
有时我去探访戴颙的家,自己驾驶着短辕的马车。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说:听说,传闻。
  • 桥东地:指桥的东边地区。
  • 高人:指有高深的学问或修为的人。
  • 隐居:隐退在外,过隐逸生活。
  • 养生:指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 觅举:寻求、寻找。
  • 绝无书:指没有任何书籍可以参考。
  • 粘丝蝶:指被粘住的蝴蝶,常用作象征无辜或受困。
  • :生气、责怪。
  • 短辕车:一种简单的马车,通常由马拉动。

典故解析:

  • 戴颙:古代著名隐士,代表一种道教的隐逸思想,常用于诗中象征追求隐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 1374),字子厚,号季鹰,明代著名诗人,浙江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景物的细腻观察著称,是“明诗四大家”之一。高启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明代是一个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并存的时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高启的《临顿里十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引出主题,诗人通过听闻的方式,展示了对理想隐士的钦佩与向往。而“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则表现出他对养生之道的渴望,但又暗含着对知识和书本的无奈,反映出一种迷茫与孤独。接下来的“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同时,也隐喻着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关系。最后一联“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则是对隐逸生活的最终追求,戴颙作为隐士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哲理和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听说桥东有位高人曾在此隐居,暗示诗人渴望追寻这种隐逸生活。
  •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强调养生有其道理,但自己却无书可依,体现出孤独感。
  •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表现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也反映出生活中的矛盾和无奈。
  •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描绘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表达对戴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养生与书籍相联系,反映出对知识渴求的无奈。
  • 拟人:将蝴蝶和鱼儿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形式工整,提升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启内心的孤独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桥东:象征着一种理想的隐居地,代表着诗人内心向往的宁静与安逸。
  • 高人:象征智慧与道德的追求,代表着隐士文化。
  • 蝴蝶与鱼儿:象征自然与生命,反映诗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 短辕车: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表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哪类人?
    A. 学者
    B. 隐士
    C. 武士
    D. 商人

  2.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这句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关怀
    C. 忧伤
    D. 愤怒

  3. 诗人时常寻访戴颙的宅子,反映了他对什么的向往?
    A. 事业成功
    B. 隐逸生活
    C. 旅行探险
    D. 财富积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 王维《山居秋暝》
  3.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高启的诗中强调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追求,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研究》
  2. 《高启诗文选》
  3.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
  4.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