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时间: 2025-01-27 04:19:27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
李之仪 〔宋代〕

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唐末诗人吴思道的赞美与追慕。诗人认为吴思道的诗作在剪裁风月、描绘花鸟方面独具一格,远胜于其他作品。诗中提到的“远水连天的怨笛”和“烂霞映照的栖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哀愁,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最后,诗人感叹吴思道的法书与警句如同流落的桑榆,令人无限惋惜。

注释

  • 唐末:指唐朝末期,通常指755年至907年间。
  • 剪裁:指对诗歌内容的精心选择和安排。
  • 凭陵:可以理解为倚靠高处,表达一种情感的寄托。
  • 法书警句:指经典的书法作品和精辟的诗句。
  • 桑榆:意指晚年或人生的余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宋代词人,擅长抒情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前人诗人的仰慕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唐末诗人吴思道的回忆与追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古典诗歌的尊重和对前辈艺术成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吴思道的作品为引,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敬仰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以“唐末诗人自一家”引入,突显吴思道在唐末诗坛上的独特地位。在“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中,诗人用“凭陵”这一意象,表达出一种高远的情怀,承载着对过往诗歌的惋惜与赞美。同时,诗中提到的“远水连天来怨笛”与“烂霞烘日带栖鸦”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情感状态,展现出一种愁苦与美的交织。最后,作者对法书与警句的赞美,表明了文学作品在诗人心中的重要性,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末诗人自一家:强调吴思道作为唐末诗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 剪裁风月间莺花:形容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时的细腻与巧妙。
  • 凭陵堕绪篇篇胜:表达诗人凭高远望,情感的沉淀与诗作的出色。
  • 点缀馀妍字字斜:形象地描绘出作品的优美与精致。
  • 远水连天来怨笛:用“远水”和“怨笛”传达一种孤独和相思之情。
  • 烂霞烘日带栖鸦:描绘自然景象的美丽,也暗示着夕阳西下的哀愁。
  • 法书警句真如此:赞美吴思道的诗作与书法作品,显示出其艺术成就。
  • 流落桑榆重叹嗟:表达对时光流逝及艺术成就消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水连天”比喻情感的深远与无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赋予其情感,使得作品生动鲜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唐末诗人吴思道的赞美,表达了对古典诗歌的尊重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花:象征春天与美好的事物。
  • 怨笛:表达哀伤与思念之情。
  • 烂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与短暂的生命。
  • 栖鸦:象征归宿与宁静,反映人心向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赞美哪位唐末诗人?
    A. 李白 B. 吴思道 C. 白居易

  2. “远水连天”中,“远水”象征什么?
    A. 远方的亲人 B. 深沉的情感 C. 美丽的风景

  3. 诗中“流落桑榆”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生活 B. 艺术的消逝 C. 自然的衰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李白《庐山谣》: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李之仪的作品更注重对吴思道的个性化赞美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两者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