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挽诗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03:46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

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

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报地三千箓,年光八十春。
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
杖履空平日,幢幡想去尘。
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地的感慨,三千条河流汇聚,年复一年,经历了八十个春秋。如今回望过去,寻找当年的道路,重新与社中人相聚。平日里独自行走,心中却常想起那些飘扬的幢幡,似乎想要摆脱世间的尘嚣。如今莲花盛开,仿佛又看到一番新的景象。

注释:

  • 报地:指大地,形容大地的广阔。
  • :古代的符咒、符箓,这里引申为河流的意思。
  • 年光:指岁月。
  • 社中人:指社交圈中的朋友或同伴。
  • 杖履:拄着拐杖,形容年老或行路不便。
  • 幢幡:佛教中用来装饰寺庙的旗帜,象征着清净和超脱。
  • 莲开:莲花盛开,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布金底:指莲花的金色底蕴,象征富饶和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宋代诗人,字季珪,号惟白,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前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之仪晚年,反映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年华如梭,经历了许多春秋,诗人不仅思念曾经的人和事,也希望能够在新的生活中找到新的希望。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杂挽诗四首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报地三千箓”便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广袤与岁月的流逝,通过“年光八十春”带出诗人对八十年光阴的感慨。这一开头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珍贵。

接下来的“却寻来处路,重接社中人”,诗人回望过往,想要与昔日的朋友们重聚,显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重要,而诗人似乎在暗示着即便岁月流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可以重温。

“杖履空平日”描绘了诗人年迈的状态,虽然身体不再如昔日般灵活,但心中依然有着对过往的执着和追寻。而“幢幡想去尘”则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象征着一种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联的“莲开布金底,又见一番新”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莲花的盛开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带给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通过这一意象,李之仪传递出一种生命的延续与再生的理念,激励人们在时光的流逝中依然要怀抱希望,迎接新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报地三千箓:提及大地的广袤,暗示着自然的丰饶。
  2. 年光八十春:强调时间的流逝,诗人对自己八十年人生的回顾。
  3. 却寻来处路:回忆往昔,想要重寻与朋友们的联系。
  4. 重接社中人:与朋友们重聚,表达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5. 杖履空平日:描述诗人年老的状态,暗示心中仍有追求。
  6. 幢幡想去尘:渴望超脱世俗的繁杂,追求内心的宁静。
  7. 莲开布金底:莲花的盛开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8. 又见一番新:暗示人生的再生和新的美好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开”比喻为新生的希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较为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幢幡、莲花等意象象征着追求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时间、友情与人生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千箓:象征自然的丰饶。
  • 年光八十春:象征生命的流逝。
  • 社中人:象征人际关系的珍贵。
  • 杖履:象征年老与孤独。
  • 幢幡: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莲开:象征新的希望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年光八十春”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年龄
    C. 生命的阶段

  2. “杖履空平日”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年轻
    B. 年老
    C. 忙碌

  3. 诗中提到的“莲开布金底”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新的希望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杂挽诗四首 其一》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似,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李之仪更多地关注于人际关系与时间的流逝,陶渊明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却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李之仪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