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州弟》

时间: 2025-01-11 11:09:40

半竹分来岂不荣,三荆拆散若为情。

莫云炎峤非吾土,直为丰湖作此行。

交趾珠能令绶去,郁林石可压舟轻。

悬知解印无南物,留面归看白发兄。

意思解释

送惠州弟

原文展示

半竹分来岂不荣,三荆拆散若为情。
莫云炎峤非吾土,直为丰湖作此行。
交趾珠能令绶去,郁林石可压舟轻。
悬知解印无南物,留面归看白发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亲弟弟的思念和祝福。诗人提到,虽然竹子半分开来但仍然显得荣华,三荆一旦拆散,是否就没有了情谊呢?不要说炎热的地方不是我的故土,正是为了丰湖而出行。交趾的珍珠能够让人卸下绶带,而郁林的石头可以让船轻盈。悬念中知道解印而无南方的物品,留下脸庞回去看望白发的兄长。

注释

  • 半竹:指竹子的部分,象征着亲情的分离与连接。
  • 炎峤:炎热的山峦,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丰湖:可能指一个美丽的湖泊,象征着诗人出行的目的地。
  • 交趾珠:交趾是古代对越南地区的称呼,珠子象征着珍贵的礼物。
  • 郁林石:可能指某种轻质的石料,用于比喻轻盈的行为。
  • 解印:指解除束缚,象征着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宣,号闻鹤,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作品风格多变,既有细腻的情感表现,又有豪放的气概。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歌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故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惠州弟》是刘克庄在送别弟弟时所作,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弟弟前往惠州的祝福。这首诗不仅是对亲情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情感的深沉。开篇“半竹分来岂不荣”以竹子象征亲情的分离与美好,表现了诗人对兄弟间情谊的珍视。后句“莫云炎峤非吾土”则是对归属感的强调,表达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始终牵挂故土和亲人。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中提到的“交趾珠”和“郁林石”都是珍贵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对弟弟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留面归看白发兄”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令人动容。整首诗语句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竹分来岂不荣:竹子被分开来,虽然看似分离,但依然荣华,暗喻兄弟间的情谊虽有距离,但依旧美好。
  2. 三荆拆散若为情:三荆分开,是否真能割舍情感?表明对情感的执着。
  3. 莫云炎峤非吾土:不要说炎热的地方不是我的故土,表达对故土的归属感。
  4. 直为丰湖作此行:特意为了丰湖而出行,显示出诗人对弟弟出行的支持与祝福。
  5. 交趾珠能令绶去:交趾的珠子能够让人卸下绶带,象征着解脱与自由。
  6. 郁林石可压舟轻:轻质的石头象征着轻松的旅程,表达对未来的良好期望。
  7. 悬知解印无南物:知道解除束缚而南方的物品没有,表现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
  8. 留面归看白发兄:留下脸庞回去看望白发的兄长,是对家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珠子、石头等自然物象比作情感与人际关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如“半竹分来”与“三荆拆散”,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珍视与思念,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挂念着亲人和故乡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亲情的坚韧与清高。
  • :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祝福。
  • :象征着轻松和自在的旅程。
  •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交趾珠”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珍贵的情感
    C. 自由

  2. 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A. 愉悦
    B. 惆怅
    C. 无所谓

  3. “留面归看白发兄”中的“白发”指代的是什么?
    A. 年华
    B. 亲人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 《送别》:王之涣的诗作,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送惠州弟》 vs 《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是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故乡的归属感,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离别的惆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