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时间: 2025-01-22 10:11:21

识之无字忆髫年,霍地红颜变雪颠。

求狗监人难复得,如鸡林相岂非贤。

鲤庭闻处才三百,蚓窍吟来忽五千。

寄语毛韩并卫卜,不烦序亦不烦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作者: 刘克庄

识之无字忆髫年,
霍地红颜变雪颠。
求狗监人难复得,
如鸡林相岂非贤。
鲤庭闻处才三百,
蚓窍吟来忽五千。
寄语毛韩并卫卜,
不烦序亦不烦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无字的记忆中,我想起了孩提时代;瞬间之间,红颜已变成白发苍苍。想要找人和我一起追寻往昔,却难以再得;就像鸡群中相互争斗,难道这并不是贤人所为?鲤鱼庭前的声名才三百,但在蚯蚓的洞口吟唱的却突然成了五千首。借此寄语毛韩和卫卜,并不需要序文与注解。

注释:

  • 髫年:指童年,通常指十岁左右的年纪。
  • 霍地:突然之间,意指变化迅速。
  • 红颜:年轻美貌的女子,通常指年轻时的自己。
  • 求狗监人:比喻寻找有益的人或助手。
  • 如鸡林:比喻混乱的环境。
  • 鲤庭:隐喻声名显赫之地。
  • 蚓窍:蚯蚓的洞口,象征着隐秘的地方。
  • 毛韩、卫卜:古代著名的诗人,隐指与其同道中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阮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戊辰年十月,正值刘克庄晚年,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交织,反映了诗人在历史变迁与个人抉择中的迷茫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童年及青春的怀念,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开头的“识之无字忆髫年”便揭示了作者对往昔的渴望,而“霍地红颜变雪颠”则直白地表达了青春易逝的悲伤。诗中对“求狗监人难复得”的叹息,隐含了对人生伙伴的渴望和对现实孤独的反思,显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鲤庭闻处才三百,蚓窍吟来忽五千”一联,丰富了诗的意象,鲤鱼象征着成功与名声,而蚯蚓则代表了平凡与卑微,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反映了他对名声与成就的思考,以及在追求中所遭遇的困境。

最后,寄语毛韩与卫卜,表明诗人不希望过多的解释和评注,反而希望简单直接地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这种对直接表达的追求,也与诗人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反思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真实,结构上严谨而流畅,体现了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识之无字忆髫年”:对童年无字的记忆,强调了时光的珍贵。
    • “霍地红颜变雪颠”:突如其来的变化,表现了青春的瞬息万变。
    • “求狗监人难复得”:寻求朋友与助手的难度,隐含孤独感。
    • “如鸡林相岂非贤”:在混乱的环境中,贤人显得尤为稀缺。
    • “鲤庭闻处才三百”:名声显赫的地方,显得短暂而微不足道。
    • “蚓窍吟来忽五千”:在隐秘的地方,却能产生丰富的创作。
    • “寄语毛韩并卫卜”:向古代诗人致敬,传达自己的感慨。
    • “不烦序亦不烦笺”:强调情感的直接性,不需多余的解释。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求狗监人”,比喻寻找有益的人。
    • 对仗:如“鲤庭”与“蚓窍”,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的并列,增强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时间的流逝、友谊的珍贵与个人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红颜: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残酷。
  • :象征成功和名声。
  • 蚯蚓:象征平凡与隐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霍地”一词的意思是: A. 缓慢地
    B. 突然地
    C. 自然地
    D. 迟缓地

  2. “识之无字忆髫年”中“髫年”指的是: A. 成年
    B. 婴儿期
    C. 童年
    D. 青年

  3. 诗人寄语的对象是: A. 古人
    B. 朋友
    C. 自己
    D. 家人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刘克庄
    • 李白的作品多表现奔放与豪情,而刘克庄则更偏向于对时间与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刘克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