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 用韩偓香奁集厌花落填》
时间: 2025-02-04 14:10: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凉
闷把衣襟捻。悄无人西园永日,夹帘愁卷。果树成阴馀花落,双翅初齐乳燕。蓦记起华堂同宴。事到心中增惆怅,四支娇泛入茸茸眼。佯拢鬓,暗回面。狂心半醉难禁遣。最分明偷传心印,任旁人见。不尽书中平生意,多恐郎情未满。寄锦字囊封重展。午夜临窗烧红纸,纸千张尚有言千万。眠枕臂,并申旦。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烦闷,反复捻动衣襟。西园里无人,日子漫长得令人愁苦,轻轻卷起帘子,愁绪弥漫。果树成荫,落花满地,初飞的燕子双翅齐整。忽然想起曾在华堂同欢宴饮的日子,心中愈发惆怅,眼中泛起柔情蜜意。假装理顺鬓发,暗自回首,醉意半生难以自禁。最清楚的事是我向你传递的心意,任凭旁人看到。我心中的深情厚意无法尽述,唯恐你对我的情意不够。寄出锦字,囊中重展。午夜时分在窗前烧红纸,尽管千张纸上写满了我的千言万语。依偎在枕边,直到天明。
注释
- 衣襟:指衣服的前襟。
- 夹帘:窗帘的一种,既有遮挡作用,也有装饰效果。
- 果树成阴:果树的枝叶茂密,形成阴凉处。
- 乳燕:指刚学会飞的燕子,象征年轻和无忧。
- 华堂:指华丽的厅堂,常用于宴会场所。
- 锦字:用锦缎写的字,象征美好祝愿。
- 烧红纸:为逝去的亲友烧纸,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某个夏日午后,因思念和愁苦而产生的情感,背景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贺新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诗以“闷把衣襟捻”开头,便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孤独感。西园的无人和漫长的日子,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往昔欢聚的渴望。果树成荫与落花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又暗含着时光流逝与青春易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蓦记起华堂同宴”,让人联想到那种昔日的欢愉与温馨,而如今却只剩惆怅。诗人用“狂心半醉难禁遣”表达了内心的难以自控与思念,情感的真挚和深切跃然纸上。结尾处的“午夜临窗烧红纸,纸千张尚有言千万”,则是对逝去的情感的一种缅怀和寄托,表现出对失去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的细腻情感和深厚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闷把衣襟捻:表现出诗人因烦闷而不自觉地玩弄衣物。
- 悄无人西园永日:西园无人,时间漫长,突显孤独感。
- 夹帘愁卷:轻轻卷起帘子,愁绪弥漫。
- 果树成阴馀花落:描绘夏日果树成荫,落花满地,象征青春的消逝。
- 双翅初齐乳燕:燕子初飞,象征年轻的生命和自由。
- 蓦记起华堂同宴:回忆起曾经的欢聚,增添了惆怅。
- 狂心半醉难禁遣:表达了醉意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
- 不尽书中平生意: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
- 寄锦字囊封重展:通过书信寄托情感。
- 午夜临窗烧红纸:夜深时分,点燃纸钱以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使诗句生动。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失去爱情的惆怅与无奈,深刻体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园:象征独处与思念的场所。
- 果树: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繁荣。
- 乳燕:象征无忧无虑的年轻时光。
- 华堂:代表欢聚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闷把衣襟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午夜临窗烧红纸”中“烧红纸”是用来表达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逝去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厌倦
-
“果树成阴馀花落”中的“落花”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
- C. 爱情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情感的细腻。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在情感上与《贺新凉》有异曲同工之妙,皆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相结合,展现对爱情的深切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周岸登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