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时间: 2025-01-10 22:59:40

汉家飞将种,气概耿清秋。

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

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汉家飞将种,气概耿清秋。
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
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汉朝的飞将军都是英雄豪杰,气概如同清秋般高远。卸下金貂的华服,来到洛社与友人游玩。清雅的音乐伴随着高朋满座的宴席,华丽的馆舍临水而建,水流潺潺。可笑的是班超这位老将,纵使身居万里侯,却依然历经艰难险阻。

注释:

字词注释:

  • 汉家:指汉朝,象征着汉族的历史和文化。
  • 飞将:指汉朝著名的将领,尤其是像李广这样的名将。
  • 金貂:金貂皮的衣服,象征着权贵和荣耀。
  • 洛社:指洛阳的社交场所,古代文人雅士常聚集之地。
  • 清商:清雅的音乐。
  • 华馆:华丽的酒馆、宴会厅。
  • 班超:班超是汉代名将,以其远征西域而闻名。
  • 崎岖万里侯:指经历艰难的万里征途。

典故解析:

  • 班超:班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事迹在《汉书》中有详细记载。他的成就被后人称颂,诗中提到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仍需历经艰辛,表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理学,主张治国平天下。其诗词作品常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太传致仕(退隐)之时,表达了对李太传的敬重和对人生理想的思索。李太传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退隐后选择归隐于园亭,展现了士人的高洁情操和生活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李太传的园亭为题,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历史、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汉家飞将种”引出汉代将领的豪迈气概,给人一种清秋的高远之感。这一开头不仅勾勒出历史的辉煌,也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基础。接着,诗人写道“解去金貂贵,来从洛社游”,揭示了李太传卸下官职后的洒脱与自由,展现了他对人生的另一种追求——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真谛。

“清商拥高宴,华馆带长流”通过描绘宴会的热闹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雅集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可笑班超老,崎岖万里侯”则是对班超一生的感慨,虽然他身为侯爵,却也难逃历程的艰辛。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暗含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邃,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与理想,体现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家飞将种:开篇提到汉朝的将领,强调他们的英勇。
  2. 气概耿清秋:将这种气概比作清秋,暗示其高远和清澈。
  3. 解去金貂贵:卸下华贵的服饰,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4. 来从洛社游:转向游览洛社,象征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5. 清商拥高宴:描绘宴席的盛况,反映出文人雅士的生活情景。
  6. 华馆带长流:华丽的馆舍依水而建,象征着优雅的生活环境。
  7. 可笑班超老:班超虽然位高权重,但仍然为人生的艰辛感到可笑。
  8. 崎岖万里侯:强调班超经历的艰难旅途,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将英雄气概比作清秋,传达出英雄的崇高与清澈。
  • 排比:通过排比的描述,增强了场景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当下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将:象征着英雄豪杰。
  • 金貂:代表权势和地位。
  • 洛社:象征着文人雅集与和谐的社交。
  • 清商: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和生活情趣。
  • 华馆:象征着奢华与优雅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将”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将领?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2. “解去金貂贵”中的“金貂”象征什么?

    • A) 哀伤
    • B) 权贵
    • C) 贫困
  3. 诗中提到的“班超”以什么著称?

    • A) 诗人
    • B) 将领
    • C) 学者

答案:

  1. B) 汉朝
  2. B) 权贵
  3. B) 将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描绘豪情壮志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注重个性与自由,而司马光则更多地反映出历史的沉思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传》
  • 《汉书》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