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柳》

时间: 2025-04-27 17:16:11

驿道苦车马,田庐悲斧斤。

谁栽官舍前,老朽完天夫。

所愿明府心,庇村如庇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驿道苦车马,田庐悲斧斤。
谁栽官舍前,老朽完天夫。
所愿明府心,庇村如庇人。

白话文翻译

这条驿道上,车马往来辛苦,田舍里,斧头和锯子发出悲凉的声响。
是谁在官舍前种下了这棵柳树,老朽的我希望有天能得到你的庇护。
我只希望明府能够心存善念,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村民。

注释

  • 驿道:指的是古代的驿站道路,车马往来频繁。
  • 田庐:农田和房屋,形容乡村生活。
  • 斧斤:斧头和锯子,象征着砍伐树木,带来悲伤的声音。
  • 老朽:年老体衰的人。
  • 明府:指明智的官府或官员。
  • :庇护、保护。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老朽”一词常常用来表达一种谦卑和对庇护的渴望,而“明府”则代表一种理想的治理者形象,强调了对地方官员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明德”的治国理念,崇尚儒学。他的诗词风格多以平易近人、直抒胸臆而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司马光担任地方官时,目的是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对民生的关心和对理想治理的期望。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诗中流露出对官员的期盼,希望有明智的治理来庇护平民百姓。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理想治者的期望。首联“驿道苦车马,田庐悲斧斤”通过对驿道和田庐的描绘,展现了交通繁忙与乡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对民众困境的同情。中间两句“谁栽官舍前,老朽完天夫”则通过对柳树的提问,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流露出诗人渴望庇护的心情。结尾“所愿明府心,庇村如庇人”则明确了诗人对治理者的期待,体现了对社会安定、民众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映,又有对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诗中用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庇护,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驿道苦车马:描绘了交通运输的艰辛,反映出官道的繁忙与人们的劳累。
  2. 田庐悲斧斤:通过斧头和锯子的声音,表达了对乡村生活被破坏的悲痛。
  3. 谁栽官舍前:发出疑问,表示对柳树种植者的好奇与尊重,暗示希望与期盼。
  4. 老朽完天夫:表达了年老者的渴望与对庇护的期待,突显出对生命的感叹。
  5. 所愿明府心:直接称呼治理者,表达对其善良心肠的期待。
  6. 庇村如庇人:希望治理者能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村民,强调人性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驿道苦车马”与“田庐悲斧斤”,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田庐”与“斧斤”赋予情感,使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更加紧密。
  • 象征:柳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庇护,承载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乡村民生的关心和对明智治者的期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驿道:象征着交通与交流,反映出社会的繁忙与动荡。
  • 田庐:代表乡土生活,寄托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
  • 斧斤:象征着破坏与悲伤,反映出社会的困境。
  • 柳树: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庇护,传递了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驿道”主要指什么?

    • A. 高速公路
    • B. 古代的驿站道路
    • C. 公园小路
  2. “田庐悲斧斤”中的“斧斤”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破坏
    • C. 丰收
  3. 诗人希望明府如何对待村民?

    • A. 忽视
    • B. 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
    • C. 进行征税

答案

  1. B. 古代的驿站道路
  2. B. 破坏
  3. B. 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壮丽的山水。
  • 杜甫《春望》: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情感更为沉重。
  • 王维《鹿柴》:以隐逸和自然为主,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司马光年谱》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