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次陶庵韵》

时间: 2025-01-11 23:02:25

茫茫如梦复如尘,时逐游丝送暮春。

连臂踏歌招不得,就中愁杀倚楼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茫茫如梦复如尘,
时逐游丝送暮春。
连臂踏歌招不得,
就中愁杀倚楼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迷离与愁绪。春天如梦般虚幻,像尘埃般轻柔,时光在游丝般的细微中悄然流逝,带走了春天的余晖。人们在歌声中舞动,然而却无法相互招手,心中愁苦的情绪无处诉说,尤其是倚靠在楼上的人,更是感到无比的伤感。

注释:

  • 茫茫: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如梦复如尘:比喻春天的景象既梦幻又轻盈,如同尘埃一般。
  • 游丝:细如丝的游动物,象征春天的流逝。
  • 踏歌:指边走边唱,表示欢乐的情景。
  • 招不得:无法招手呼唤,暗示隔绝与无奈。
  • 愁杀:形容愁苦得令人窒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声,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为题材,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想借此表达对流逝时光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柳絮次陶庵韵》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开篇以“茫茫如梦复如尘”引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之中,春天的景象在眼前浮现,却又悄然消逝。诗中“时逐游丝送暮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细丝般轻柔而无形,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连臂踏歌招不得”,展现了人们在欢愉中却无法彼此呼应的孤独感,诗人用“招不得”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与无奈,特别是在春天这个象征生机与和谐的季节,愁苦的情感愈发显得触动心弦。

最后一句“就中愁杀倚楼人”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倚楼而望的孤独者,面对春天的美好,却因心中愁苦而无法享受。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人生的遗憾,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茫茫如梦复如尘:开篇描绘春天的模糊与短暂,梦幻般的意象让人感到无所依靠。
  2. 时逐游丝送暮春:时间如游丝般轻盈,暗示春天即将结束,带来一种惋惜感。
  3. 连臂踏歌招不得:欢快的歌声中却感到无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令人心生愁苦。
  4. 就中愁杀倚楼人:倚楼而望的人,内心深处的愁苦更显沉重,勾勒出孤独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梦和尘,突显其虚幻与轻盈。
  • 拟人:时间被赋予了游丝的形象,增强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表现出对称之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感慨春天的短暂与人生的孤独,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转化为短暂与惆怅。
  • 游丝:代表流逝的时间,细腻且无形。
  • 倚楼人:象征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人内心的愁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絮次陶庵韵》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江声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时逐游丝送暮春”意指什么? A. 春天已经结束
    B. 时间流逝如丝
    C. 春天非常美丽
    D. 游丝是春天的象征

  3. “连臂踏歌招不得”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无奈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江声的诗则充满了对春天短暂的惋惜。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自然景物传达诗人的情感,与《柳絮次陶庵韵》在情感表达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春天的诗歌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