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送林中洲归》

时间: 2025-01-11 15:10:51

不羡鱼羹饭,宁甘苜蓿香。

小斋邻蟹舍,曲几近蛟房。

别路分沙堰,行衣受海霜。

到家看旧竹,凉月满横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江送林中洲归
王恭 〔明代〕

不羡鱼羹饭,宁甘苜蓿香。
小斋邻蟹舍,曲几近蛟房。
别路分沙堰,行衣受海霜。
到家看旧竹,凉月满横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不羡慕丰盛的鱼羹和饭,宁愿享受清淡的苜蓿香味。小屋旁边是邻居的蟹舍,曲折的桌子靠近蛟龙的巢穴。分别的路上,沙堰与海霜交织,衣服沾染了海的寒冷。到家后,看到旧时的竹子,凉爽的月光洒满了横塘。


注释

  1. :羡慕。
  2. 鱼羹:用鱼做的羹汤。
  3.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饲料,香味淡雅。
  4. 小斋:小屋,表示诗人简朴的生活。
  5. 邻蟹舍:邻居的蟹窝或蟹舍。
  6. 曲几:弯曲的桌子,形容环境的简陋。
  7. 蛟房:蛟龙的巢穴,传说中的水生生物。
  8. 沙堰:沙洲或沙堆。
  9. 海霜:海水产生的寒冷,象征旅途的艰辛。
  10. 旧竹:旧时的竹子,代表着对往昔的怀念。
  11. 凉月:清凉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12. 横塘:横着的塘,指水塘的形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梅江送林中洲归》是王恭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意。诗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人交游等因素有关。


诗歌鉴赏

《梅江送林中洲归》是一首抒情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不羡鱼羹饭,宁甘苜蓿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宁静和淡泊,不为物质的丰盛而心动,而是更倾向于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使用“别路分沙堰,行衣受海霜”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冷清,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氛围。而最后两句“到家看旧竹,凉月满横塘”则转向了温馨的回忆,旧竹象征着久远的友情和温暖的家,凉月则是夜晚的宁静与清幽。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月光和水塘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中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更具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羡鱼羹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羡慕丰盛饮食的心态。
  2. 宁甘苜蓿香:宁愿喜欢简单的苜蓿的香气,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3. 小斋邻蟹舍:描绘了诗人简朴的居所及周围环境。
  4. 曲几近蛟房:弯曲的桌子靠近蛟龙的居所,暗示生活的环境和自然的联系。
  5. 别路分沙堰:离别的路上,沙堰的分隔象征着两人的分别。
  6. 行衣受海霜:旅途中衣服沾染了海的寒霜,显示出旅途的艰辛。
  7. 到家看旧竹:回到家后看到旧日的竹子,暗含对过去的怀念。
  8. 凉月满横塘:清凉的月光洒满水塘,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鱼羹饭”和“苜蓿香”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 意象:竹子和月光作为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人的深情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珍惜友情的价值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鱼羹:象征着丰盛的生活,但在诗中被抛弃。
  2. 苜蓿:代表简单朴素的生活。
  3. 竹子:象征着清雅和纯洁的友谊。
  4. 凉月:寓意宁静、安详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恭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 A. 物质生活的追求
    • B. 简单生活的向往
    • C. 友情的无所谓
    • D. 旅行的热情
  2. 诗中提到的“凉月”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寂寞
    • C. 宁静
    • D. 旅行的艰辛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不舍。两首诗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王恭的作品更倾向于对简单生活的赞美,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对友谊的深情寄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恭研究》
  • 《古诗鉴赏与分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