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点红随雪浪翻,恍疑身到武陵源。
归来上界多官府,人与残花两不言。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万点红花随雪水翻滚,仿佛自己置身于传说中的武陵源。归来后却发现上界充满了官府的喧嚣,人与残花却无言以对,似乎都沉浸在各自的孤寂中。
注释:
- 万点红:指的是盛开的红花,形容花开绚烂。
- 雪浪:指雪水流动时起伏的波浪,形容春水融化后流动的情景。
- 武陵源:传说中的桃源,象征着世外桃源、理想的生活环境。
- 上界:指的是现实的社会与官场。
- 官府:指代官僚机构,象征世俗的繁杂与冷漠。
- 残花:指凋零的花朵,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必大,字子真,号澹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丁酉年二月,周必大与友人在下竺御园游玩,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反思现实生活的复杂与忙碌。诗中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繁杂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首句“万点红随雪浪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红花在融雪的溪水中翻滚,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接下来“恍疑身到武陵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向往,武陵源是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地,诗人在此景中感到恍惚,仿佛真的进入了那片桃源。后两句“归来上界多官府,人与残花两不言”则转折出现,诗人从美好的自然景象回归到现实,发现周围的官场与世俗的喧嚣,人与残花之间的无言对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孤独。整首诗在自然与现实的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情感真挚而深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点红随雪浪翻:描绘了春天红花在融雪的溪水中翻滚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恍疑身到武陵源:诗人感受到的美好景象让他恍若置身于理想的世外桃源,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归来上界多官府:转折句,表明诗人从美丽的自然回到现实的官场,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 人与残花两不言:人与花的沉默对比,象征着人与自然的隔阂及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花比作生机与希望,雪水则象征着春的到来。
- 对仗:上下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对立。
- 意象:通过“万点红”和“残花”构建出鲜活与凋零的意象,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自然美与社会丑的鲜明对比,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令人反思个人的处境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花:象征青春与美好,展现生命力。
- 雪水:象征纯洁与新生,传达春的气息。
- 武陵源:象征理想的归宿与世外桃源,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残花:象征过去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点红随雪浪翻”描绘的是哪一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
“恍疑身到武陵源”中的“武陵源”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市区
- B. 理想的世外桃源
- C. 官府的喧嚣
- D. 凋零的花朵
-
诗中“人与残花两不言”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失落
- C. 愤怒
- D. 安宁
答案:
- C. 春季
- B. 理想的世外桃源
- B. 孤独与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风格与周必大的诗相似。
- 杜甫《春望》:在春天的美好中,感受到国家动荡与个人困境的对比,反映出更为复杂的社会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