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7 03:58:16

已凉天气黄昏后。

愁味浓于酒。

绿莎蛩语未分明。

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

房栊寂寂烧银烛。

浅醉欹红玉。

挂花香里露华多。

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凉天气黄昏后。愁味浓于酒。
绿莎蛩语未分明。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
房栊寂寂烧银烛。浅醉欹红玉。
挂花香里露华多。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天气中,黄昏时分,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烈。
绿草上蟋蟀的鸣叫声还不甚清晰,初秋的声音已经先行传递给我。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烧着银色的蜡烛,微醉的我靠着红色的玉器。
花香中露水多得很,如果不卷起珠帘,那明亮的月光又如何能照进来呢?

注释:

  • 已凉:天气已开始变凉。
  • 愁味:愁苦的滋味。
  • 蛩语:蟋蟀的鸣叫。
  • 秋声:秋天的声音。
  • 房栊:房间的窗户。
  • 银烛:银色的蜡烛,象征着温暖与孤独的氛围。
  • 浅醉:微微醉意。
  • 挂花香里露华多:在花香中,露水显得格外丰厚。

典故解析:

“虞美人”是古代一种美丽的花,象征着爱情与思念。吴藻在此诗中运用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在乾隆年间活跃。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凉爽的秋天黄昏,愁苦的情感弥漫在空气中,诗人以对秋声的感知来传递自己的心情。诗的开头“已凉天气黄昏后”就设定了一个清冷的氛围,愁苦的滋味比酒还要浓,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随着描写的深入,绿莎上的蟋蟀鸣叫声虽未清晰,但已经传达了秋天来临的消息,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自然与心情交融,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随后的“房栊寂寂烧银烛”,则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银烛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映照出诗人微醉的状态,暗示着诗人虽然在饮酒自醉,却依旧感受到心底的孤独。最后一句“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渴望,月光的明亮与窗外的花香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因某种原因无法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凉天气黄昏后”:描绘了凉爽的秋天黄昏,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2. “愁味浓于酒”:愁苦的感觉比酒还要浓烈,表现了内心的沉重。
  3. “绿莎蛩语未分明”:草丛中蟋蟀的鸣叫声还不够清晰,暗示着秋天的初来。
  4. “第一秋声先诉与侬听”:初秋的声音已经传递到自己耳中,表达对秋天的敏感。
  5. “房栊寂寂烧银烛”:房间静谧,只有银色蜡烛在燃烧,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浅醉欹红玉”:微醉之际,依靠着红色的玉器,暗示了小饮的状态。
  7. “挂花香里露华多”:在花香的包围中,露水显得格外丰盈。
  8. “不卷珠帘无那月明何”:如果不卷起珠帘,明亮的月光又如何能照进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愁味浓于酒,将愁苦比作酒,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秋声“诉与侬听”,赋予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房栊寂寂”和“烧银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描绘,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的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天:象征着孤独与寂静。
  • 黄昏:代表一天的结束,暗示着思念的加深。
  • 蟋蟀:象征秋天,也体现了自然的声音与诗人内心的对话。
  • 银烛:象征温暖与孤独的氛围。
  • 珠帘: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遮挡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愁味浓于酒”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忧愁
    • C. 饥饿
    • D. 旅行的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孤独与温暖
    • C. 友情
    • D. 知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思念的感慨,但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理想与爱情的追求,情感更为激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藻诗文研究》